01、從產品驅動到業務驅動,再到數據驅動:
傳統的銷售工作是滿足市場需求,在物質不發達時代,短缺是常態,于是企業經營的重點就是如何提高產品的數量與質量,從而提升產品的競爭力,但是進入千禧年之后,特別是中國市場物質極大豐富,甚至是過剩態勢,這就要求企業要強化自身業務能力,提高產品性價比的同時做好深度服務工作,從而獲得新的競爭優勢,而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社會需求變得碎片化與多元化,差異化創新越來越難,企業試錯成本越來越高,那么大數據的作用就應運而生,大數據時代,企業通過收集與挖掘內外部數據,可以預測市場需求,進行智能化決策,從而提升決策的有效性,為企業獲得新的競爭維度,從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02、從“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的營銷轉變;
社會的主流觀點是營銷無定勢,也就是說,營銷是一種以結果為導向的實踐過程,具體的模式服務于最終的企業目標。傳統的消費人群劃分是基于社會身份標簽為依據的,譬如年齡、性別、收入、職業、地域等,從而歸納倒推出相應的目標消費者畫像,這是中國過去二十年不斷變化的人口消費結構與社會快速升級背景下的劃分,也在很長時間內發揮著很大的指導價值。
但在實踐中我們發現,當代互聯網時代環境下,消費者的行為與其職業、家庭有時并不完全存在這關聯性,而是與其所處場景、個人性格與消費習慣有直接關系,這就要求我們的營銷必須要從“千人一面”向“千人千面”轉變。
信息時代的營銷研究的就是利用大數據的優勢從這種零碎的信息中獲取更加精準的消費行為,從而做出預判來輔導企業決策,因此,基于個人的信息處理能力成為數字化精準營銷的關鍵,也是把消費者從“群”到“個”的邏輯轉變。
03、實現業務數據化的過程:
針對中國酒類消費的精準化數字營銷,其實本質上還是對于信息技術的運用,以及對于相關機制的建立,特別是技術性人才的培養。
在數據信息收集與匯總的基礎上設置專人負責多平臺的消費信息分析師,并且依托云技術建立屬于企業自己的綜合數字化平臺,最后是定期召開專門會議進行數據分析來指導正常工作,完善數據的使用流程。
對于白酒酒莊而言,技術只是手段,真正考驗精準化數字營銷工作的是企業必須要有長期堅持的理念,以及不斷顛覆傳統渠道營銷時代品牌與產品的被動式形象,而變得更加積極主動的融入消費者中去,真正從消費者角度思考問題,解決消費者的用酒需求。
04、酒莊的大數據營銷應用:
理論指導實踐,更是要能夠執行,目前中國酒類銷售的數字技術依然比較原始,為數不多的創新依然僅限于生產與倉庫領域,屬于典型的工業生產階段,而大數據的應用則需要企業建立面對當下的新興銷售技術系統。
白酒酒莊可以通過RFID、條形碼、二維碼等技術完成用戶產品信息的收集,通過在線支付等技術實現消費數據的識別與統計,同時結合傳感器、面部識別、虛擬現實與視頻采集等技術實現消費行為的分析,再結合消費者的網絡瀏覽與購買軌跡互動信息分析,從而構建一個接受、分析與推送的數字化營銷系統,推動業務的發展。
具體到白酒酒莊的執行層面而言,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手段完成系統的搭建:
①電子會員系統(微商城、線上支付系統、線下POS機)的數據收集整理;②釀造、娛樂與消費三場景面部識別系統;③線下活動互動與信息收集等三種手段完成消費者的畫像,從而就客戶屬性(新老客戶)、消費頻次、消費金額、產品偏好、未成交信息,以及相應的場景時間段做出精準分析,為白酒酒莊的日常的產品研發與推廣,場景項目建設,活動擇期與形式,以及消費者的促銷方式進行分析研究,從而提高營銷的精準性。
有了一定的數據庫,就可以做到針對每一位消費者采取不同的促銷方式,根據消費者的不同平臺,以及個人偏好,選擇性的使用電子優惠券,或者與第三方平臺合作,甚至是線下直配等方式開展豐富的精準營銷工作,真正的做到千人千面,完成消費者的定制化服務。
最后我們依然要強調,白酒酒莊的精準化數字營銷絕對不是提升企業營銷的萬能藥,歸根結底,它只是工具,需要企業相關的技術與創意人力資源支撐,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白酒酒莊的持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