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不是制造出來的,是感受體驗出來的。因為,對大部分的人而言,認知到的事實,才是事實。只有有生命的人會有感覺和同理心,有同理心才會有共鳴,有了共鳴,才會有爆發性的商機。
這也是為什么,如何創造良好的使用者體驗(UserExperience),成為近幾年業界熱烈討論的議題,因為大家發現,一味以技術為導向設計商品,還不如反過來根據用戶在接觸產品、系統、服務后,產生的感知反應與響應,所創造出的產品,更能成功得到人心。
過去,品牌常“老王賣瓜,自賣自夸”,但現在科技發達,任何人都可以輕易通過網絡,挖掘出品牌在生產過程、提供服務的真相。
因此品牌不能再像以前,只專注和顧客建立關系,必須開始兼顧員工、社會大眾、供貨商、經銷商、事業伙伴等各種利害關系人,透過他們的真實感受及發自內心的“眾口”,才能在信息時代“鑠金暖心”。
不僅如此,品牌在暖心營銷的運用,如果只是讓顧客在購物當下感到暖心,那僅是單“點”的努力,感動難以長存心中。如果品牌渴望培養出真正忠實的顧客,不妨試一試讓暖心從“點”擴散成“線”,擴大到“面”的全方位暖心法。
全方位暖心法的概念,主要是讓顧客從購買產品到被服務的過程,一路感到溫暖,甚至當顧客透過其他方式,接觸到品牌的企業伙伴、內部員工、供貨商或經銷商時,都能不斷感受到品牌創造出的暖暖氛圍。
品牌好比一個多方面形體,顧客經常會在生活中有意無意接觸,而當顧客不論接觸到品牌哪一面,都能感受到溫暖,這就是成功的暖心營銷。
而這樣的“暖心體系”,還能有助形成競爭者在復制上的障礙。復制一個體系難度高于復制一個產品,這也是賣體系的麥當勞成功之處。
最后,信息時代讓世界彼此鏈接,品牌和顧客、員工、供貨商、經銷商、社會大眾,甚至上下游事業伙伴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如果這時,品牌仍舊只單純考慮自己的利益,不學習利益共生,自私得想求獨活,恐怕遲早會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