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的技術在中國的蓬勃發展,對于中國商業營銷的發展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也改變了商業模式的營銷邏輯。
傳統的商業模式的營銷的邏輯行為是這樣的,企業要發布一款產品:
第一步:在電視臺,廣播臺以及報紙、網絡媒體平臺等大量發布廣告,以提高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知名度。廣告的投放,帶來產品的曝光,促進消費者的購買。
第二步:消費者購買后,在產品的質量有保證的情況下,會贏得消費者的口碑,消費者愿意向朋友推薦產品,為企業贏得美譽度。
第三步:當企業產品在消費者中有了知名度,美譽度后,再去培養消費者的忠誠度,讓消費者變成產品的粉絲。
山東秦池酒業在1995年取得了央視標王的稱號。95年,秦池酒產量9600噸,實際銷售9140噸,當年銷售收入1.8億元,利稅為3千萬,秦池酒一度成為酒業新貴,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產品。這就是典型的傳統商業的營銷模式。
到了移動互聯時代,傳統商業的營銷邏輯發生了逆轉:首先培養用戶的忠誠度,再來提高品牌的美譽度,最后是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之所以商業模式的營銷邏輯發生逆轉,是因為現在消費者獲取信息的方式和速度發生了巨大的變革:
以前消費者只能從電視、報紙、廣播等相對窄的渠道獲取信息,造成了信息的滯后性,F在消費者通過手機隨時隨地及時獲取到全球的最新資訊,傳播的速度也大幅度提升。
另一方面,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發生了改變,是不是大品牌已經不是首要考慮的問題,產品好不好用,酒好不好喝,才是消費者首要考慮的問題 。
營銷邏輯的變化,也就要求企業在營銷模式方面進行創新。社群營銷并不是一個新的營銷模式,但卻是最符合當下營銷邏輯的一種營銷模式。
社群營銷對于酒莊而言,它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解決酒莊的流量問題
具有一定品牌力的企業,它的品牌自帶流量,但對于沒有品牌力或者品牌力比較弱的企業,如,我們的中小酒企和酒莊,流量就是它們的生命線。目前中國有近11000家具有生產資格證的酒企,如此多的酒企當中,中小酒企在品牌力,銷售網絡,資金支持等各個方面跟其他酒廠正面競爭?
酣客公社,中國酒企當中的另類,它運用互聯網時代下的商業營銷邏輯思維的方式,通過社群運營的方式,現在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酣客公社的社群組織,這些群成員都是酣客的流量所在,一年為酣客貢獻幾個億的銷售額。
第二:快速提升用戶對品牌的忠誠度
一個品牌的樹立,是一個長期的打造的過程,中間還充滿了變故。根據移動互聯時代的商業營銷邏輯,如何快速提升消費者對酒莊產品的忠誠度是第一要素。
酣客公社,中國白酒消費者的第一大社群。它在拓展一個空白市場的時候,做的第一件事請就是當地社群的運營者,不斷在當地邀請朋友去做封測活動。做封測活動的目的是讓消費者習慣酣客酒的味道,到喜歡酣客酒的味道,到最后愛上酣客酒的味道,再結合社群運營者將酣客的理念輸出給消費者,快速讓消費者對其品牌產生忠誠度。
第三:促進酒莊產品的銷售
現代商品的銷售,最大的成本就是信任成本。如何解決消費者對于企業的信任問題,是當下營銷要解決的頭等問題。酒莊社群的建立,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社群成為企業和用戶的橋梁,社群成員通過社群活動,親自體驗和感受企業的產品,參與到企業的生產過程當中去,讓消費者可以做到親眼所見,親口所嘗,解決消費者的信任問題。
另一個方面,通過社群運營者的營銷活動的感染,最大限度的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沖動,刺激社群成員的分享產品的愿望,最終會實現酒莊產品的銷售。
第四:提高酒莊用戶的黏性傳統的營銷模式當中,消費者與廠家的聯系,往往都是因為產品出現質量問題而找廠家解決問題的時候,才會去聯系廠家解決售后問題,似乎廠家和消費者是一個對立的存在。
而新移動互聯時代的社群營銷,缺失去主動的與消費者溝通,這個溝通不僅僅是在產品上,而是深入到企業經營的各方各面,目的就是為了圈住用戶,讓其更深度的參與到企業產品的反饋以及升級的品牌推廣中來。
我們一起看這樣一個例子,樂純酸奶在推出上市之前,在北京三里屯招募了第一批種子用戶,請他們去品測酸奶的口感,味道等等各方面的信息,并講這些改進的建議,做到產品更新迭代的計劃當中去,不斷做出符合用戶滿意口味的優質酸奶。在這個過程中,用戶就會深深感覺到自己被企業所重視,從而愛上這個品牌,成為樂純的死忠粉。如同前文提到的酣客公社,每到一個城市開發,必須在線下搞成百上千場的封測活動,目的也是不斷接受用戶的意見,打造出優質的好酒。
在用戶參與企業產品生產的過程中,企業將用戶當成自己的家人看待,那么用戶也就會愛上企業,主動去幫助企業分享,助力企業品牌的發展。
總結一下,在移動互聯的時代背景下,酒莊社群的建立是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的,一方面能為酒莊解決企業發展的流量問題,促進酒莊的產品銷售。另一方面,酒莊通過社群運營,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池,方便酒莊可以隨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