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進口葡萄酒的類型由集中到分散
2014年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最大亮點不是進口量止跌反彈,而是進口起泡酒的強勢崛起。
2014年中國進口起泡酒1,387萬升,相比2013年上漲59.1%,漲幅巨大。起泡酒以時尚、低酒精度、口感接納度高深受一線城市女性消費者的青睞。
葡萄酒的分類比白酒的分類更復雜,在國外每一種類型酒都會滿足消費者的不同的細分需求,比如餐前酒精度較低的開胃酒、餐后甜酒。
干紅為主百花齊放,品類細分一定是個趨勢,下一個桃紅起泡的機遇又會在哪里產生呢?香檳、半干/甜、白蘭地、貴腐酒、冰酒?
品類細分給運營商帶來的就不僅僅是采購、推廣等的經營難度,更重要是誰能培育出下一個桃紅氣泡酒誰就會鞏固在中國運營進口酒的權威地位。
五、進口葡萄酒渠道由集中到分散
互聯網的興起,要認清一個本質,那就是互聯網是一個工具,一個信息快速聚合的工具。
如同蒸汽機和電力顛覆社會一樣,互聯網工具的出現,必將顛覆進口酒的運營。
電商、微商、眾籌、O2O等新興渠道,割裂了傳統渠道,也直接產生了消費者酒類需求的品類離散化、品牌多元化、產品個性化。僅僅依靠單一類型渠道的酒商不轉型就轉行。
六、進口葡萄酒品牌由分散到集中
如果進口葡萄酒的上一個周期,消費者把進口酒品類與品牌等同對待,采用OEM(進口散裝葡萄酒國內灌裝+新注冊商標在國外裝瓶)能夠獲利的話,那么在下一個周期,隨著消費知識的進一步普及,中國消費者不會再僅僅知道拉菲,與茅臺迎賓酒一樣品牌地位的拉菲傳奇一定也不會再進入中國暢銷進口葡萄酒榜單中。
未來國際暢銷的進口葡萄酒品牌一定會在中國創造出白酒中茅臺、五糧液、洋河一樣的品牌地位。
一句話,未來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一定會出現進口葡萄酒的大單品,如同黃尾袋鼠暢銷美國,澳大利亞哈迪(Hardys)暢銷英國一樣。
這一點上中糧·名莊薈的解決戰略是構建中國進口葡萄酒最大的名莊版圖,打造進口葡萄酒的“巴塞羅那宇宙明星隊”。
而對于普通酒商,別說是版圖,就是在中國獨家運營其中任何一個品牌的難度也會成倍增加。
丨進口酒運營商如何順大勢贏財富?
消費者分散、區域分散、國別分散、品類分散、渠道分散、品牌集中的過程,勢必對未來中國進口葡萄酒的運營商的要求越來越高。
所以,直接導致了僅僅依靠團購資源代理一個品牌,進口一個貨柜的業外小兒科運營商的直接出局;此外還有專業葡萄酒運營商富隆、美夏、ASC、也買酒等出現了的經營困難。
中國進口葡萄酒運營商面臨本質的問題是我們依然處于全球葡萄酒商業鏈條的末端。很簡單,法國名酒莊的配額集中在幾個大酒商手中,國際暢銷品牌資源集中在類似嘉露、星座、桃樂絲等國際品牌運營商手中。
面對上述系統問題,世界500強中糧的解決之道是;
1.打造“進口酒產業鏈整合平臺”,以平臺化、接口化的思維提升創新效率,建立生態系統,與合作伙伴利益共享。比如中糧與1919、景芝酒業、酒仙網等的戰略合作;
2.首批融資中糧農業產業基金專項基金5億美元,上游集中精力做好大牌資源的掌控,比如合資、控股,比如與雷沃堡的合作等;下游合資合作酒商,比如龍頭白酒企業/商貿公司或超商大商。
3.制定適合中國市場的進口葡萄酒運營的系統解決方案,比如打造名莊薈連鎖體系、O2O運營平臺,用運營模式為合作酒商插上騰飛的翅膀。
新周期下,進口葡萄酒的資源一定會集中到更有實力的超級運營平臺,新常態下的社會分工的專業化要求,傳統進口酒運營商要集中精力做好渠道效率的提升。大平臺+高效率的渠道,一定會成為未來中國進口葡萄酒運營的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