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而言,這幾年省酒企業越來越難了:
一方面,名酒系列酒越來越猛,茅臺的王子、迎賓,五糧液的尖莊、五糧醇,洋河的海天,瀘州老窖的特頭曲……河北、山東、河南在這些市場150~300價格帶幾乎就是省酒品牌的“禁地”,我們發現:原來消費升級的紅利省酒品牌往往升到了150以內,然后就被補足了營銷短板的名酒系列產品瓜分了;
另一方面,有心的人可以翻翻19家上市酒企的年報,與茅臺、五糧液、洋河這種利潤約占營收三分之一的全國性名酒相比,古井是六分之一(營收69.7億,利潤11.5億)、迎駕5分之一(營收31億,利潤6.7億)、衡水老白干才占到6.5%……。利潤占比背后反映出一個明確的現實:盤子不小多停留在資源堆砌出來的中低端產品,這是省酒面臨的尷尬!當全國性名酒特別是有高端酒支撐的大品牌玩命地重視投入系列酒,省酒就很被動了,甚至有點耗不起……
對品牌影響不夠大、甚至資金投入耗不起的區域頭部品牌,面對全國名酒的系列下沉,該怎么辦?或者說:省酒如何突破300元的價格帶封鎖,實現產品結構的次高端突破,當你的品牌力支撐不起你產品的價格的時候,區域酒企是否還有機會?這很值得思考!酒說(微信號:jiushuo99)匯總正一堂半年會的思想研究成果,梳理出以下7條忠告:
01、品類寬度對抗名酒高度
相對于全國性名酒近乎“終身”制的品牌遺產,目前許多區域品牌是存在先天不足的,無論是傳播的時間維度還是品牌的聲量,河南只有宋河與寶豐列入17大名酒,河北、山東根本沒有,區域品牌對抗的重要手段就是構建新品類:省級龍頭的品類杠桿力量,品類就是賣點。如今的省級龍頭無不是品類化的踐行者與受益者,如仰韶的陶香品類,衡水的老白干品類,古井貢的年份原漿品類、迎駕的生態洞藏、花冠魯雅香……
事實證明,省級龍頭與名酒的品牌對抗,唯有借助品類特色化,品類特色的價值化塑造,才能夠憑此沖破品牌的束縛和壁壘,形成差異化競爭,從而借助品類杠桿與全國名酒實現對抗。從地方特色到品類特色,從品類特色到品類價值的突破,才是省酒擴張發展邊界走向全國、走向次高端,實現品類優勢向品牌資產轉化,形成品牌競爭力的唯一途徑。
02、區域情懷對抗全國壓制
以仰韶為例,鮮明提出“到河南,喝陶香”的品類需求,并且通過名人代言,權威媒體大聲量的集中傳播,不斷提高品牌高度,核心要旨就是:強調本土領袖形象,重點在于宣傳聲量要足夠大,并通過各種宣傳活動營造市場熱點,引領本土情懷。
回顧來看,省酒重新重視主流媒體的價值,彰顯出省酒的新勢力崛起和省酒品牌自信:如仰韶在豫酒振興的大戰略指引下,一馬當先,率先登陸《百家講壇》,樹立河南龍頭酒企形象,講好中華陶香好故事;衡水老白干贊助獨家贊助大劇《換了人間》,開啟老白干名酒化征程;安徽迎駕貢酒登錄央視一套《晚間新聞》整點報時,以前所未有的營銷資源布局推廣生態洞藏,展現板塊化品牌征戰全國的決心。
03、品質革命樹立區域自信
可能長期以來的消費認知:川黔出好酒,甚至許多消費者對本土品牌不自信,在樹立品類王者和區域代表的基礎上,區域酒企同樣需要在產品品質上下功夫,給消費者選擇的理由。洋河通過綿柔樹立起品質自信,成為濃香的新品類,提升蘇酒的自信,同樣其他區域酒企要重視對品質的提升,品質稀缺性打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產量的稀缺性,技藝的稀缺性,釀造的稀缺性。
1)產量的稀缺性,形成“饑餓營銷”,讓消費者感受到品質的價值感。例如酒鬼內參、衡水老白干1915、花冠甲天下、彩陶坊天時、迎駕貢生態洞藏30、石花霸王醉等都是高品質少量生產,賣一瓶少一瓶,產量稀缺性為品牌賦能。
2)技藝稀缺性,在小批量生存之中運用了獨特的工藝,例如手工,壓窖工藝的運用,讓消費者感到產品是通過更復雜的工藝釀造,以此形成高端品質的認同。
3)釀造的稀缺性,更久年份,更久窖齡,更稀缺的調味原酒,更稀缺的釀造因素造就更高品質價值。對于區域龍頭酒稀缺性塑造要特別強調的是要“務實不務虛”。當今高端消費者對于泛化的品質概念已經很難引起共鳴,只有具體的明確的品質支撐,才能獲得高端消費者認可。
04、槍口抬高布局次高端
200-300元價格段是省級龍頭即將主導的價格段,300-400元是二線名酒的強勢領地,一線名酒的有效下探領域,省級龍頭的對話權搶奪要地。由于此價位段很快將成為招待用酒主流價位段,不僅是消費引領者的聚集,更加可以快速實現有效的放量,此價格段的經營可謂名利雙收。對于省級龍頭來說,能否與之形成有效的對話、交流,關系著省級龍頭未來十年的興衰存亡,形勢不可謂不嚴峻。
500-600元價格段將成為名酒品牌遷移的最佳落腳點,對省級龍頭來說,爭奪尚需時日,戰略性布局不可缺失,此價位段的制空權意義重大,是與名酒對抗的戰略先機與有效戰略掩護,只有實現制空權的有效建立,才能有效降低名酒的威脅與壓制,立于不敗之地。
05、深度全省化夯實根據地
只有深度的全省化,區域酒企才能以戰養戰,實現對部分價格帶的切割,對抗全國化品牌。一般來說區域品牌在市場布局上,強調省酒市場核心布局,省會占領,逐步推進全省化,戰略性確立泛全國化目標。衡水老白干通過與板城的并購實現了省內的高度占領,而同樣山東市場的區域壁壘林立,區域龍頭首先需要做出深度的全省化。
從發展路徑來看,首先是根據地市場的打造,其次對省會市場的高度占領,許多核心品牌占領了省會就相當于占領了核心人群的培育陣地和聲量傳播的高地,然后就是一個個市場模式的復制,逐步全省化。
06、強化生存線穩住基本盤
未來省酒想成為主流,它的發展一定在百元以上,這是它的生存線,未來的消費界定是平民化,100元是平民化,大眾消費者未來就喝100元以上的產品;200元以上就是中產階層了。隨著消費升級的到來以及正確引導,可能更多的消費者酒喝200元以上的產品了。這其實也就是大眾化消費。
300元以上才是商務消費,能不能在政商消費占據一席之地,是能不能在這個地方持續發展的關鍵,要不然就拱手讓給名酒了。但是很多企業可能同時運作三條線,目前做不了,所以兩條線。比如說你目前當地百元以上還沒有突破,那就突破,突破了以后再200、300塊錢以上突破,這就是雙線,聚焦才能夠突破,聚焦這兩條線,這是未來的發展。
07、品牌氣質化升級品牌新形象
在競爭日趨白熱化和同質化的今天,消費者購買白酒的動機已不再是最基本的功能性滿足,與生活方式、觀念和態度相關的品牌因素正在對消費者產生更大的影響。若想成為一個消費者喜愛的品牌,開始更多考慮的是這個產品或服務能夠帶給使用者什么特殊的價值和感受,能否真正打動消費者并與其產生情感共鳴。品牌氣質化的打造,將成為企業在形象上脫穎而出的關鍵。品牌氣質能夠更好的引起消費者共鳴,增強品牌黏性,甚至可以說決定營銷轉化的臨門一腳。
打造一個氣質化的品牌要注意二個方面:首先要明確品牌氣質的建設方向。其次,要將氣質化融入與消費者的接觸點之中。
1. 不同的省級品牌需要根據不同的競爭環境和品牌自身特點打造適合自身的品牌氣質。例如,安徽的中高端市場,以古井和口子窖為代表的主流品牌呈現了一種品牌的厚重感,而迎駕貢酒-生態洞藏系列在考量安徽酒競爭環境之后,結合生態酒的品類特點掀起綠色風暴。
2.品牌氣質化的塑造機會蘊含在每一個消費者的接觸點之中。品牌氣質化打造是通過營銷體系來完成。只有通過產品形態,終端氛圍和推廣造勢等消費者接觸點上的有力呈現,才能強化消費者的共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