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思維被越來越多的人提及,但往往很多人并不清楚互聯網思維到底是什么;ヂ摼W思維到底是什么呢?其實互聯網的本質就是:砍掉中間環節,節省“環節費用”。多層分銷環節推高了分銷成本,但是必然需要一個人來承擔基層的分銷任務。一個大賣場有幾千幾萬個的產品,一個小規模的商店也有幾十幾百個產品,不可能所有的產品都由廠家直接提供。必然需要有一個中間的環節來滿足,這個中間環節就是經銷商。
砍掉中間環節并不等同于沒有中間環節,只是讓中間環節更好了,這個邏輯一定要理清楚。經銷商應該利用自身所擁有資源大膽的去+互聯網,利用互聯網去吞并傳統的電商,成為新型電商。這句話不宜說的太慢,但是未來的時代并不屬于淘寶,也不屬于阿里巴巴,而是由傳統的經銷商推翻原有的電商模式,創造新的電商模式。
而這個模式就是全網分銷平臺,全網分銷平臺是以現有的產品和分銷網絡為基礎的。全網分銷平臺就是以滿足需求為中心,充分利用移動互聯、大數據而建立的“PC分銷”“手機APP分銷”一體化的分銷組合,從而開啟電腦+PC電商的全網分銷新模式。簡單來說就是電腦上有個商城,手機上也有一個商城。無論什么樣的商業模式,互聯網也好,傳統商業模式也好,都是有產品、市場、運營三個基礎板塊來組成。
圍繞這三個板塊來搭建五個系統,這五個系統分別是:
1、供應系統:就是怎么在我們所建設的分銷平臺上來采購產品。
2、交易系統:就是采購的商品通過什么樣的方式銷售出去。
3、推廣系統:一個大賣場開在偏僻的地點,消費者是看不到的。將顧客拉拉進來就叫做推廣。
4、動銷系統:消費者進入一個賣場就一定會買某個商品嗎?這并不一定,所以一定要想辦法讓消費者來購買,讓消費者動起來,這個就叫做動銷。
5、儲運系統:消費者購買了某樣商品,怎么來進行配送?這就是倉儲和物流配送,也就是我們這里所說的儲運系統。
所以圍繞著商品采購、商品交易、推廣客戶、客戶購買、物流配送、配送完了再購買這樣一個循環,這個循環看似和電商沒有多大關系,其實也確實和電商沒有多大關系。
很多人提出疑問,這個分銷網絡和我們目前所熟知的分銷平臺有什么區別?
第一、盈利模式發生了變化,從單純的賺取“進銷差價”變成了復合的盈利模式。復合的盈利模式包括:差價、平臺使用費、廣告費等等。
第二、經銷商的命運發生了變化。傳統的商業模式,交易行為掌控在銷售人員手里。而一旦進入互聯網電商模式,則變成“推廣+客服+財務+售后”的團隊掌控,從對人的依賴變成對系統的依賴。
傳統的商業模式,開發一個新的客戶從談判到接觸、送貨、結賬到售后都是由一個業務員來完成的。而進入互聯網電商模式后,客戶只需要在平臺上進行注冊,就可以瀏覽商品乃至于下訂單,下完訂單自然會有客服來進行后期的追蹤,物流人員來進行配送,這中間并沒有業務員的參與,從而減少了對特定人的依賴。
第三、作業成本發生了變化,由高成本、低效率的傳統模式到低成本、高效率的數字化移動互聯作業模式轉化。傳統的人員拜訪和電話拜訪一直維持在一個高成本、低效率的狀態,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個客戶的維護成本可能就幾毛錢甚至幾分錢。全網分銷擁有“兩高、兩低”的核心競爭力,即產品的高質量、低價格和服務的高質量、低成本,這是確定客戶優質體驗和分銷平臺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
那么我們應該通過什么方式來建設全網分銷平臺呢?全網分銷平臺的建設分為五個部分:
1、交易系統的建設。所謂交易系統及商城系統,是客戶實現產品購買的場所,也是目標客戶最直接進行瀏覽、購買、支付的平臺。我們常見的交易平臺有天貓、京東、美麗說、當當等。
2、推廣系統的建設。將消費者招徠到你的店里,這就是推廣。如果你開了一個網店,但是沒有流量沒有客戶,這就是一個背街門店。推廣系統分為線下推廣系統和線上推廣系統以及社會化分銷系統。
3、動銷系統的建設。首先要打造爆品,做好產品組合,提高轉化率與客單價;其次要有效開展促銷、推廣及會員激勵;再次,通過自媒體,組建推廣動銷體系;最后,通過社會化分銷系統,形成自動化營銷。
4、供應系統的建設。顧名思義,供應系統就是產品的采購。供應系統建設的思路是抓住有市場容量的優勢產品,形成以“現有產品為基礎,優勢品牌為龍頭”的產品群,同時搭建穩定的平臺供應系統,通過擴充產品線來擴大經營規模,提升利潤水平。
5、儲運系統建設。儲運系統的建設一定要結合自身的特點,整合第三方物流或其他經銷商的資源搭建儲運系統,而不是完全的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