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市場大環境的影響,名酒回歸集中,泛全國品牌增長乏力,省酒發展緩慢,區域品牌停步不前。一方面以名優白酒為主的眾多白酒品牌價格逐步回落,經銷商利潤開始下降;另一方面,國家嚴懲酒駕、嚴控“三公消費”的政策,對消費市場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同時,“低度健康”的酒品消費觀念日漸升溫,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其他酒種與白酒博弈的空間。
白酒產業的整體競爭形勢遭遇了嚴重的發展瓶頸。不過,整個酒類行業的生命力依舊旺盛,雖然白酒品牌目前發展形勢不容樂觀,但還并未進入微利時代,這給渠道經銷商帶來了新形勢下的變革思維。因此,果斷進行渠道變革、渠道深耕、渠道創新是其走出低谷的當務之急。
近年來,白酒價格幾乎每年都在逐步攀升,在名優品牌的帶動下,白酒高端品牌每年的提價比例至少在15%左右,這同時也給一些二線品牌及地方品牌創造了溢價空間,“價格帶”成了白酒市場競爭最為敏感的神經;而與之相應的是市場價格一旦回落,廠商很難再提高價位,向價格要利潤的營銷模式將逐漸失去效應。
所以,渠道經銷商最首要的變革任務就是必須高度重視從“價格競爭”向“價值競爭”的轉變,通過“價值競爭”獲得效益。
“價值競爭”就是創造經銷商服務品牌價值,增長渠道利潤及競爭力。這種模式要求經銷商走出價格的惡性競爭,擺脫企業利潤對產品價格的依賴性;通過強化經銷商自身品牌的塑造,提升自我品牌價值。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就此而言,經銷商不要總認為做品牌是廠家的事情,經銷商的品牌除渠道資源、運營能力等,還有渠道信譽及價值影響力。
1、優化網絡結構強化渠道整合、改革與創新
無論是傳統分銷還是連鎖專賣,單一的渠道模式很難支撐經銷商的抗風險能力,經銷商必須架構有效的渠道網絡資源進行匹配整合。
這里,我們要避免一個誤區,不要在“直銷+分銷+代理”這個看似安全可靠的大網絡結構上瞎忙活,因為這種結構需要在深度、寬度和廣度上都下功夫才會形成有效競爭力,不是每一個經銷商企業自身的資本、人才等方面都可以滿足實施的條件。
這里所謂的整合,就好比一個出口的通道有“A+B”兩種模式可供選擇。比如:以直銷網絡為主,除了連鎖專賣外,還有網店進行配送;所謂縮短,就是盡量不要采用長渠道方式;而精做與創新就是要求集中資本、人力,把各個渠道做精、做細、做好。
2、優化產品結構用拳頭產品帶動價格帶
“唇亡齒寒”,一家獨大的局面多數時候只是奢望,如果經銷商擁有合理的產品結構就會免受株連。在優化產品結構上,我們首先要跳出消費層面的限制,就是說經銷商手中既要有全國名酒,也要有地產小酒;同時還有跳出地域限制,既要有本土特色,也要有外來風情;更要跳出“高+高”、“低+低”這種僅局限于某一消費層面的營銷思維。
經銷商調整產品結構的目的還是聚焦產品競爭能力,但如果離開了拳頭產品的核心帶動是不行的。所以,在經銷商合理的產品結構中,應物色最有力的拳頭產品進行打造和形象推廣,拳頭產品在市場的逐步占位也有利于帶動經銷商代理的關聯產品。
以前,經銷商們習慣針對利潤價格空間較大的產品進行推廣,而忽視了真正有市場潛質品牌的打造。這里對拳頭產品的定義是:能帶動渠道鏈條,抓住核心消費者的產品。這個產品不一定是名牌。正如洋河藍色經典才上市的時候并不被太多經銷商看好,但洋河藍色經典成功后,卻給運營代理商帶來了對其它產品的渠道駕馭能力。
3、優化消費群體結構,鞏固消費忠誠度
哪里要貨就往哪里發的時代早已過去,精準目標市場、鎖定核心消費群體開發勢在必行?梢哉f過去十年,經銷商在高利潤的白酒時代比較側重于大面積撒網,賣一件就賺一件,基本上很少考慮針對核心消費群體的培育開發。筆者給核心消費群體的定義是:有一定興趣愛好或共同的價值觀,屬于某個特定領域的圈內人。這與我們廣義上的核心消費群體定義是不一樣的。
核心消費群體是目標人群的紐帶,不容忽視。比如:手機VIP會員、健身俱樂部、洗浴養生會所等這些特別渠道往往都聚集著部分核心消費群體,通過與相關組織機構開展合作,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核心群體的開發上,還應強化樣板市場的模范作用和影響力,通過以點帶面,逐步推進,最終實現精準營銷。隨著競爭加劇,商品利潤空間變薄,傾心公司開始加大渠道扁平化力度,通過取消二級商,把平臺的資源、最快的效率直接貢獻給賣場和分銷商?s短了銷售渠道,將市場利潤空間重新劃分,留給渠道成員更多資源和利潤空間。
為了取得更大的市場占有率,搶占優質的渠道資源,經銷商(品牌商)還需要構架四大平臺,發展自己的渠道網絡,保持長久、穩定的發展:
1、組建專業富有創新的營銷平臺
建設渠道的多樣性,保持創新性。 企業必須是個勇于嘗試的企業,從外圍二三級市場起步,要借用人人樂、樂購、大潤發、華潤萬家等這樣的大賣場。渠道多樣性是市場發展的要求,只有做好渠道多樣性的建設,營銷團隊才富有創新和發展,才能保證有更大的盈利空問。而多樣性的渠道都存在著不少需要挖掘和完善的地方。 經銷商公司要成立獨立的禮品部門,建立禮品信息,尋找大企業的合作機會、定期拜訪,印制產品目錄贈送企業。
開發新市場、新渠道,必須先有人,再有機構,并通過特殊的考核進行激勵。這個部門考核是以市場開發進行考核的,以凈利潤的10%~20%作為考核基金,并且有1~2年的保護期。
品牌的豐富性,要求經營者不斷創新。和不同的終端都要合作,因此管理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怎么樣才能做好各個廠家資源的合理搭配,這是企業必須經過的過程。
2、建立及時、嚴謹規范的財務控制管理平臺
前面打仗,后面沒有嚴格的財務管理,那么不管賺了多少錢,最終都拿不回來。財務是公司發展的基礎保障,需要制度深化,加強軟件投入。
作為酒類經銷商,快速、靈活、及時的財務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市場如戰場,變化就是最大的不變,促銷費用、陳列費用、渠道宣傳費用都得及時給予核銷,仔細看看多少企業就是因為財務制度不合理,報銷不及時,讓渠道成員大量墊資而失敗的。
3、要組建高效專業的物流倉儲平臺
能夠高效率、低成本地把產品安全,快速的送到各個賣場、渠道商、煙酒店和餐飲店,那么在銷售的戰場中會多把利劍。企業必須準備建設自有倉儲現代化庫房,將分散在各個區域的倉庫集中在起,利用晚上的時間裝貨。倉庫不單發貨就行,還要講究發貨的效率、裝貨的效率。
根據現代越來越大的城市框架,特別在省會市場還要考慮分轉庫的合理性,及時也是必要考慮的,如果物流的效率能提高50%,那么經營成本就能有效降低。
4、建立完善的售前、售后客戶服務平臺
降低渠道商、消費者投訴率,提高售前的宣導,使成本價最低。很多企業是不重視售后服務的,或者更多的只停留在口頭商,沒有專人負責,只想著把產品壓渠道商、終端商,在現代競爭日益白熱化的酒類銷售,沒有渠道服務,客情維護,就很難增加效益。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早建立早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