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發展的現代化公司運作需求和新營銷的系統化需求,一個公司,無論才創立還是已經運行了若干年都需要與時俱進,無論在組織機構、企業文化、營銷體系,商業運作等方面都需要創新。
要想把公司做大做強,必須進行公司化運作,讓公司開始就有“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文可學。不像一個草臺班子,不像一個夫妻店。
有芯,公司化運作戰略
經銷商先通過建立高效組織架構及管理體制、建立各項管理制度、制定科學的經營計劃、樹立創新精神和發揮總部資源優勢等管理運作,實現并提高公司化的運營程度。定戰略、樹方向、有制度、可執行,任何時候戰略是第一步的,不知去哪里,奧迪和奧拓沒有什么區別。
1、建立高效的組織架構是第一步
公司化的第一步是建立組織架構。經銷商需要依據自身規模和發展進度,準備配備的部門數量及各部門需要的編制建立組織架構。組織架構決定經銷商需要配制多少人員才能把市場做起來,如果沒有組織架構,工作往往帶有隨意性。切記搞裙帶關系,例如,今天把一個親戚安排在庫房工作,明天把一個朋友安排去開票,大后天有安排小姨子去財務,公司內部關鍵部門都是皇親國戚,導致公司內部一塌糊涂。
建立高效的組織結構有一個原則——適度從簡。在經銷商公司化初期,建立總經理、部門經理、員工三層的組織架構就足夠了,崗位內部能兼則兼。因為公司的部門設置跟年度銷售計劃有關系,經銷商一年內準備做多大的生意、收多少回款決定了能聘用多少員工。經銷商利潤擴大后能否支撐公司化的團隊,也是需要考慮的一個預算。
許多經銷商是從做“夫妻店”逐漸過渡到公司化,建立組織架構時就要考慮規范兩個人的崗位。作為夫妻制的經銷商,如何按照公司化運作,這個理念很重要。在工作中,特別在中國的經濟情況下,依據各自的特長分別負責一部分,就可以將生意做得很大。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2、建立高效的管理體制
職責是用來遵守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公司確立組織架構、理清上下級關系之后,就要按照這個關系處理日常事務,遵守崗位職責。例如,市場部經理應該知道自己的上級是誰、平行部門有哪些、下級是誰、對誰負責、日常工作包括什么等,經過一段時間后,還要進行崗位述職,總結一下任務完成的程度。崗位職責對于高效管理非常重要,特別是規模小的公司,經常需要臨時轉換崗位,崗位職責并不明確;而規模大的公司,崗位職責很細,非常規范。所以說,崗位職責規范了公司中的每個人,明確了自己在組織架構中需承擔的責任。
切忌因人設崗。崗位不應因關系而設定,否則會導致崗位重復,不利于經銷商建立高效的管理體制。例如,一個經銷商手下有辦公室主任、秘書、總經理助理三個職位,這三個職位的工作內容相同,設立的原因就是給親戚的孩子安排工作,這就是典型的組織架構不嚴謹。必須要明白崗位職責是面對崗位本身,不是面對這個崗位的人設定的。
2、完善各種管理制度
經銷商需建立的制度清單
在經銷商的公司化運營中,管理制度非常重要。保證公司運營最起碼需要以下幾個制度:客戶開發過程中的出差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績效考核制度;人事管理中的考勤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財務制度;庫房管理制度,甚至車輛管理制度也需要。前期經銷商建立的制度應適度從簡,夠用就好,過于繁瑣而不好執行和管理。
管理制度的要求
量化才是制度的靈魂。經銷商在剛剛開始公司化時不懂得建立制度,往往“無病呻吟”,從別的公司照抄,或者只寫一些執行起來模棱兩可、毫無實際意義的語句,例如“每個員工都應該有高度的主人翁意識”,這些制度無法量化,也就無法發揮作用。要實實在在的用數字說話,不能模糊管理,無量化。
制度要能執行。制度不在多,關鍵能執行。也就是說,哪怕公司只有三四條制度,確立后就一定要能夠執行。此外,制度執行的前提是制度要易于執行,且要培訓員工執行制度的意識。制度是公司的最高憲法,當員工忽視制度嚴肅性的時候,制度就不如不確立。
制度是一個慢慢完善的過程,案例中就是一種建立制度的方法,且由于是員工自己提出的,員工一定可以執行下去。
如何提高公司化運營程度:
① 建立高效組織架構及管理體制;
② 建立各項有效的管理制度;
③ 制定科學的經營計劃;
④ 樹立創新精神;
⑤ 發揮總部資源優勢。
3.制定科學的經營計劃
很多經銷商對當年能否賺錢、能賺多少錢、能做多少銷量完全沒有規劃,算走算看,月總結沒有,季度計劃沒有,只等年底盤點,賠賺才知道,這是錯誤的行為。一年之中,每天的客流量是不同的,對市場銷售的貢獻也是不同的,因此經銷商要制定一年的銷售計劃,同時也要有適當的增長比例,不能超過團隊的最大目標,搞大躍進,浮夸。
依據節日制定經營計劃
有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就是節假日消費者人流量會明顯加大,經銷商就要將銷售計劃與節假日掛鉤,不斷開發節日。例如,陰歷2月2日的龍頭節、陰歷的七夕情人節、9月9日重陽節、11月11日光棍節、1月11日和11月1日的“小光棍節”等,都可以打開對應人群市場的最佳推廣節日。
此外,店慶、司慶也可以歸為節日的一種,經銷商要想盡一
切方法創造終端店的營銷氛圍,進行市場銷售推廣。
考慮中國的消費習慣
按照中國的消費習慣,店鋪在下半年的生意比較旺,特別做酒水的經銷商。通常而言,經銷商制定年度計劃時就會給上下半年四六開,這是不對的。因為一旦上半年完不成任務,下半年的壓力就太大了。因此,經銷商制定銷售計劃時,應該設定為上半年完成50%,下半年完成70%,全年完成120%。對自己要求稍微高些,就可以百分百完成銷售任務。
依據行業特點制定經營計劃
行業不同,經營計劃也不同。例如,飲料行業在夏季或節假日銷售比較旺,而酒水行業則在秋季和雙節是旺季。由于年度規劃與節日密切相關,當行業難以乘上所有節假日的東風時,就可以考慮把節日擴大化。例如,酒水經銷商就會把淡季作為鋪貨時間(6-8月),練兵時間,9-2月就是銷售旺季,這個時間就是占市場,搶銷售的時候,必須爭分奪秒。
制定經營計劃要與眾不同
有些經銷商的節日營銷策劃與眾不同,做差異化計劃,稱為“提前放價”。例如,酒水在淡季適當提價,加大促銷力度,擴大品牌知名度。
制定三個銷售目標
制定銷售目標是一門學問,具有很強的科學性,通常情況下,經銷商制定銷售計劃時往往會定三個目標:保底目標,即一年的銷售額最少要達到多少,實現起來不難;正常目標,即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夠實現的目標;挑戰目標,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沖刺一下才能實現的戰略目標。
經營計劃是根據經銷商的經營定位、銷售目標定位、戰略定位、品牌定位得出的,一旦計劃制定完畢,就要進行分解,可以分解為季度目標、月目標等,然后落實到每一位員工。
僅依靠自然增長率占領市場很難,市場資源稀缺,經銷商必須先占住市場再進行規劃。占領市場就意味著要敢于投入,進行長線投資,強調“尖刀指標”,抓住任務中最關鍵的幾把刀,提高經銷商的統籌能力。
全員樹立創新精神
經銷商要樹立創新精神,勇于創新,提高管理水平。創新從模仿開始,模仿是創新的前提。經銷商要尋找模仿的標桿,在模仿標桿的過程下,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向上爭取最大資源
經銷商要提高公司化程度,品牌總部是后盾。目前經銷商兩極分化嚴重:一種想盡辦法要總部的各項支持,一種是不理會總部的支持,這些都是錯誤的行為。
總部(上游企業)有義務支持經銷商的公司化運作,方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總部成立品牌商學院,把經銷商集中到總部培訓;第二,總部派人員到經銷商公司做輔導,培訓店長和導購,協助其建立一系列的體系或流程。同時,總部也會對經銷商年度銷售額提升程度提出條件。所以整個的公司化運作,總部資源非常重要。
有芯,經銷商的優勢
1.有利于提高經銷商競爭力
通常在個體化的情況下,公司運送產品、打電話、收款僅需要一兩個人就可以完成,沒有規范的制度、規范的流程和管理章法,顯得雜亂無章。
經銷商有公司化運營,需要設立幾個很重要的部門:負責市場拓展、招商、尋找客戶的市場部;負責向市場鋪產品、收款、進行市場溝通的客服部或銷售部;負責維護終端,進行指導、培訓的督導部;負責發產品給終端的物流部;財務部等。至少需要十幾個員工才能把公司運作起來。公司化運營有專人拓展市場,有專人維護市場,經銷商的競爭力則會得到很大提升。
2.有利于提高經銷商盈利水平
經銷商進行公司化后,規模就會擴大,給經銷商貢獻的利潤就會增多,從而提高了經銷商的盈利能力。
公司化運營的好處:
① 有利于提高經銷商競爭能力;
② 有利于提高經銷商盈利能力;
③ 有利于提高經銷商經營素質;
④ 有利于廠商共贏。
3.有利于提高經銷商經營能力
公司化運營要求經銷商不僅僅自己會做事情,還要教會他人做事,這就要求經銷商必須學習、提升自己,有利于提升經銷商的經營素質。
4.有利于廠商共贏
公司化運營可以使總部迅速占領市場,使經銷商迅速做大做強,真正實現廠商共贏。
無芯,經銷商的缺陷
隨著經濟發展,經銷商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經營理念需要從“守株待兔”過渡到“主動出擊”,想辦法到各個市場終端找生意。此外,終端和經銷商之間有時會存在屏蔽,需要市場人員去維護和拓展。由此可見,公司化運營是經銷商發展的趨勢。
公司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沉淀和積累。在國內經銷商群體中,公司化運營水平參差不齊,有些經銷商公司化運營做得非常好,有幾十人、上百人的團隊,有些經銷商則還處于很低級的階段。在國內行業中,行業之間公司化程度也存在差距,有些行業渠道非常發達,有些行業渠道則剛剛開始發展。非公司化運營具有以下局限性:
1.規模小,實力弱
非公司化運營的主體是個體,個人需要做很多事情,經營起來勢必受阻。
2.經營素質差,市場運作能力不足
非公司化運營的經銷商市場運營能力不足,僅僅靠自身力量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忙于應付,到處救火。
3.資源浪費
即使代理整個省或區域市場,非公司化運營的經銷商人力不足,經營成果往往不好,相當于浪費了品牌資源。
4.市場控制能力不足
通常情況下,一個市場人員管理10個終端店是飽和狀態,管理15個終端店就會難以掌控,管理30個以上終端店就會徹底崩潰。而在實際工作中,某個省可能會細分出上百個市場,省代理商就要管理上百個終端店,至少需要雇傭十幾個市場人員。如果代理商沒有做到公司化運營,就完全無法掌控市場。
從終端來看,有些終端店的老板懂得經營,經營情況非常好;有些店老板還在等待經銷商的支持。倘若經銷商沒有公司化,沒有團隊,就無法掌控市場。
非公司化運營的局限性:
① 規模小,實力弱,吸引不到上游優勢品牌;
② 經營素質差,市場運作能力不足;
③ 資源浪費;
④ 市場控制能力不足。
一個經銷商一定要向公司化發展,這樣才能抗擊更大的市場風險,也能吸引更好的上游廠家進行合作,路才能越走越遠,才能建立強大經濟帝國和區域市場壁壘,堅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