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店老板總是抱怨自己的門店客戶少,業績差?偨Y原因時,不是地方太偏僻,客戶基礎差,就是產品沒有競爭力,模式太落后……究竟原因何在?
小編總結了門店業績差的7個常見原因,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都能快速提升銷售業績。
01、沒有朝氣
零售店老板起早貪黑地忙,有時容易把生活帶入門店銷售中來,情緒一上來,很容易造成門店低氣壓。這是非常不專業的現象,要知道,你永遠沒有第二次機會給顧客建立自己的第一印象。
顧客不喜歡靠近無生氣的店鋪。店老板要用飽滿的精神狀態,制造出顧客能夠輕松愉快進出的氣氛。店里充滿生氣活力,顧客自然會聚攏過來。一個經營門店多年的店老板在交流經驗時說:“小區有兩家便利店,但顧客就愛來我這兒買,為啥?我這人愛逗樂,愛聊天,來人就趙哥、李姐的叫,和他們拉家常,很多顧客和我說,來我這店就是自在開心!”
有些店老板說我就不太擅長和顧客聊天怎么辦,那保持微笑就好。銷售是信心的傳遞和情緒的轉移。服務的最高境界——發自內心,而不是流于形式。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02、熱情過度嚇跑顧客
對待顧客的態度,店老板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不能過度。有兩種態度容易嚇跑顧客:一是從顧客進門就一直盯著,讓人如芒在背;二是一直糾纏啰嗦,像離別多年的老鄉一樣,熱情似火。對于這類店,顧客只會敬而遠之。
有些人喜歡安靜地看產品,有些人喜歡問東問西。對于不同的顧客需要采用不同的營銷技巧。店老板要學會察言觀色,如果詢問購買需求后,顧客透露出想自在逛店的需求,那就有效引導他去需要的產品區,給顧客足夠的空間,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再出現。
03、不能給出有效建議
顧客不拒絕產品,也不拒絕服務,只拒絕平庸。銷售不是賣,是幫助顧客買。很多店老板一直在想辦法推銷自己的產品,從來不曾站在顧客的角度去為顧客“買東西”,自然不能找到顧客的痛點。
現在線上購物這么方便,依然有顧客愿意來線下店買,就是覺得在選品上,店老板會更專業,省去了他大量篩選的過程。有時,顧客對自己所需要的具體產品不太了解,或者顧客并不完全了解自己的真實需求,希望從店老板那里得到有效建議或意見。店老板要以顧客朋友的身份幫他們提供專業意見,賣對顧客有益的貨品。
04、沒有意義的攀談
顧客的時間是很寶貴的,切忌沒有意義的攀談。有些店老板喜歡和顧客東拉西扯,覺得這就是做服務。實際上,在銷售時總是談些不著邊際的話題,并不是明智的選擇。顧客進店最重要的目的是選購產品,如果談論其他話題多過產品本身,會讓這個銷售的過程顯得毫無意義,因為顧客想要了解的信息沒有時間介紹,還會產生店老板不專業的印象。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觀察對方的一切,從中找出交談的適宜話題及交談重點,掌握對方心理,再配合有針對性的語言說服,掌握和顧客對話的主動權,輕松地對顧客進行引導銷售。
05、沒有特色商品
關于經營門店,有一個定律:地點好壞比店鋪大小重要,貨品的優劣比地點好壞更重要。這說明,即使是小店,只要能提供令顧客喜愛的優良貨品,就能與大商店競爭。
所以,不論店面如何,只要產品品類豐富,質量優良,貨品陳列井然有序,再配合當地的風俗習慣和顧客的階層,銷售一些差異化的特色產品,就會有顧客上門。
06、顧客一拒絕就偃旗息鼓
推銷,是從被拒絕時開始的。許多性急的店老板一聽說顧客還要考慮、還要再看看就灰心喪氣,以為顧客對商品不感興趣了,輕易地放棄了繼續推薦的努力。
你向顧客推銷了十次,但是失敗了十次,也許顧客并不是針對你,而是針對你所推薦的東西,所以,不要怕被顧客拒絕,也許是你沒有拿出讓他滿意的產品。
07、沒有遵守諾言
售前的奉承不如售后服務,這是制造永久顧客的不二法則。很多店老板推銷產品時滿口保證,一遇到顧客前來退換貨品時就掉鏈子,要么說廠家忙近期不給換,要么干脆把責任推在顧客身上。
不能遵守諾言,做不到這一點對你和門店來說都將是一場災難,而且你將無法彌補,千萬不要犯這樣的錯誤。開店的成敗,取決于能否使第一次購買的客戶成為固定的長客,這就全看你是否有完美的售后服務。所以,產品出問題了,店老板的態度要比原來出售時更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