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強勢來襲!一邊是熱播劇《花千骨》(如果白子畫小骨、糖寶也有朋友圈,會是怎樣的呢?)另一邊,國產3D動畫電影《大圣歸來》則已經刷爆朋友圈,徹底霸占了小編的工作生活。
要說《大圣歸來》,在上周前可能絕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這部國產動畫電影,甚至會讓人覺得有點爛,且不說國產動畫電影的技術,單就西游記這個主題,就讓不少人沒了興趣。然而,就是這樣一部初期找不到投資、制作周期長達八年、完成后還被院線忽視導致排片較少、甚至觀眾不看好的動畫片,在經過周末幾天的口碑發酵之后,排片量節節攀升,硬是從同檔期熱映電影《小時代4》和《梔子花開》手中爭得了過億的票房。
從不被關注到被熱捧,《大圣歸來》究竟是如何逆襲成功的呢?而正處調整期的酒行業,又應該從中學習得到什么啟示呢?
啟示一:找準時機,發力市場
檔期的安排對一款產品的上線有著至關重要的因素,不得不說,七月的檔期對于國產電影來說,是幸運的,如果將《大圣歸來》放在5、6月,與《速度與激情》、《復仇者聯盟2》等同期上映,是否還會有今天的逆襲就很難說了!
據悉,7月13日《大圣歸來》全國排片量超過了14%,并取得了3日票房9546萬,4日過億的成績。且業內人士預測在保證排片量的情況下,《大圣歸來》累計票房有可能打破《熊出沒》的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紀錄(2.96億),甚至有業內人士大膽預測最終票房可能超過5億。
酒業啟示:
電影行業檔期就好比白酒業的銷售時機,在行業競爭加劇,調整不斷深化的同時,酒業需要的是冷靜思考,找準出路,切不可盲目跟風。譬如隨著大眾消費市場的回歸,中低端白酒成為市場的寵兒,但如果盲目開發新品,只會適得其反,因此,酒企要從自身的優勢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并不斷發力,才能有所突破。
啟示二:產品內容過硬
《大圣歸來》的導演田曉鵬花了8年時間進行拍攝。用心制作的誠意通過人物動作等小細節在觀眾眼中得到了放大,進一步塑造了好口碑。從技術角度來看,《大圣歸來》老少咸宜的大眾化題材,助力了電影的成功。
酒業啟示:
細細從《大圣歸來》的逆襲來看,過硬的內容是其成功的關鍵。同理,在白酒行業激烈競爭的背景下,酒企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強內功的修煉,提高產品品質。譬如現在的小酒市場,許多酒企只是單純的將包裝進行更換,并未從本質進行變化,這種產品勢必難以走遠,酒企要想在市場上獲得長久持續的發展,就需要沉下心,苦練內功,只有擁有扎實的基本功,才是成功的根本。
啟示三:差異化競爭
不同于原本耳熟能詳的西游記,《大圣歸來》的導演田曉鵬通過自己的方式,講述了帶有英雄主義和個人思考的全新故事,采用了好萊塢慣用的敘事手法。而正是這種有內涵的故事內容與《小時代4》非主流價值觀形成鮮明的對比,讓觀眾眼前一亮,正是憑借這種差異化題材,《大圣歸來》才完勝暑期檔。
酒業啟示:
不僅是電影行業需要差異化競爭,酒業的發展亦是如此。在行業調整期,酒企開始認識到要回歸市場,回歸消費者,紛紛開始轉戰中低端市場,造成中低端市場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但真正能夠脫穎而出的企業是少之又少。因此,酒企應該積極思考如何避免同質化的現象,走差異化的路線,如此才能出奇制勝。
啟示四:消費者“口碑”才是營銷的關鍵
口碑營銷在《大圣歸來》電影推廣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就觀影后觀眾打分來看,《大圣歸來》豆瓣評分8.7,《小時代4》評分3.7!缎r代4》在上映前三天的票房很可能占據了總票房一半以上(3.61億),片方目的很明確只要觀眾進場、跟風明星付了錢,票房就足夠了。這一點從13日半天的票房也可以明顯的看出,《小時代4》的票房出現了快速下滑,33.67%的排片量,票房1375.8萬,比不上《大圣歸來》14.06%的排片量票房1451.5萬,口碑營銷需要逐步發力。
而在隨后,微博大V、自媒體們自發地開始為《大圣歸來》進行宣傳,并出現了大波“自來水”在朋友圈形成了刷屏效應,也讓《大圣歸來》最終上演了一出屌絲逆襲。
酒業啟示:
無論是在電影界還是在白酒界,消費者都同等重要,《大圣歸來》的成功正是因為消費者口口相傳,獲得了極高的贊譽。對于白酒業來說,消費者的“口碑”營銷才是一款產品長存的關鍵。如今,隨著白酒消費市場的變化,大眾消費成了主流,更要以消費者的訴求為核心,開發產品,制定營銷方法,才能有的放矢。
啟示五:采用新媒體推廣模式
當微信朋友圈被一篇題目為《大圣歸來原畫手稿流出!太驚艷了!》的文章刷屏的時候,就注定了它在這幾天病毒式傳播的勢頭,這也為大圣的爆發性傳播奠定了基礎。在7月的暑期檔影片中,面對《小時代4》、《梔子花開》、《道士下山》等強強對手,《大圣歸來》算是不同的類型片,深受學生和家長的青睞。加之,新媒體病毒式的營銷,讓《大圣歸來》的曝光度瞬間提升,成為逆襲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酒業啟示: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媒體運營也在快速崛起,對于酒業來說,應該充分運用新媒體的推廣方法,在傳統營銷模式上進行創新。譬如說通過打造企業微信公眾平臺,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樹立品牌的形象。在新產品的推廣上,可更多的借助網絡的力量,進行造勢宣傳,這不僅有助于產品銷量的提升,更有助于品牌影響力的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