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餐飲渠道的功能作用
2000年之前,曾經有著名的餐飲“盤中盤策略”,還有就是“餐飲造勢、流通取量”的說法,曾經的口子窖就是酒店渠道的最大受益者,后來的洋河又進行了升級,在酒店挑高了競爭成本,黑土地、老村長等低檔白酒品牌也模仿玩起了蓋內獎,由于大部分白酒品牌都將餐飲渠道當作進軍市場的首選主渠道,餐飲渠道的白酒競爭異常激烈。
曾經做為白酒銷售的重要渠道,餐飲渠道的功能正在發生改變,而這些改變必將會促使廠家和商家更新餐飲渠道運作思路。這些新的變化仍不能改變餐飲渠道作為白酒推廣主渠道的角色。餐飲渠道對白酒品牌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一是了解區域市場白酒的競爭格局及進入成本。直接調研餐飲渠道能夠很直觀地得到該市場競爭的強度,競爭的主要品牌以及市場進入成本。餐飲渠道直接反映區域市場的品牌競爭格局和銷量大小。
二是讓產品在市場扎根,餐飲渠道仍然是解決消費者首嘗產品的最佳渠道。一般說來,新品牌進入區域市場,首先是通過餐飲渠道和消費者形成接觸,讓消費者了解產品,認識品牌。一旦新品牌在餐飲渠道建立起強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品牌傳播就自然形成。一般說來,區域市場強勢品牌在餐飲渠道中占有絕對銷售優勢。從近年來看,白酒的餐飲渠道正在被逐步分解,不同的區域出現了不同的轉變趨勢和格局。
三是作為產品展示的重要場所。高端餐飲渠道引導消費的作用已經大大地弱化了,有些廠家開始把餐飲作為產品陳列展示,提高市場生動化氛圍的最佳場所;對于低檔的光瓶酒C/D類餐飲的市場引導作用還是很大的。
四是高端餐飲作為平臺被挖掘。酒店背后的團購資源成為各個廠家爭奪的焦點,以往廠家和經銷商進酒店,會采取暗促的方式,即給予酒店領班以好處,其目的很直接,也很單純是為了賣酒。對于酒店的領班,廠家和商家更愿意把他們發展成為自己的“二批商”,按銷量給予提成。此外,廠家和商家更看中他們手里掌握的大客戶資源,因為酒店領班在酒店也有自己的核心消費者,有固定的大客戶。因此廠家和商家希望通過“捆綁”酒店領班的方式,把酒店背后的核心客戶抓到手中。
二、餐飲渠道出現3個新特征
第一,自帶率高達90%讓酒店醒悟,加價率減小。2008年下半年,允許自帶,導致自帶率迅速攀升,酒店感受到了利潤縮小的壓力,開始思考轉型改變。一方面酒店的加價率小了放松了自帶限制,積累口碑,迎來更多機會,另一方面是為了提升效益,生存發展。
第二,合作條件發生改變。此外有些酒店和經銷商的合作方式開始變化,從原來的收取進店費到現在更細化的合作方式,底價合作和非底價合作。例如,拋開進店費,餐飲渠道可以和經銷商談底價合作。
第三、大包商互相圍攻,最后一損俱損。北方市場常出現的一種買斷酒店的經營方式。大包商通過壟斷酒店渠道來獲取利潤,并借助自身在餐飲渠道的作用爭取與上游企業的話語權,讓各大廠家分攤大額進店費,但是,目前這種壟斷酒店,獲取較高利潤的模式正受到來自消費者、供貨商、其他零售終端的集體圍攻,好多面臨被瓦解的危險。在終端碎片化、消費者消費多元化的情勢下,大包商這種買斷酒店的做法引發了合作伙伴的極大不滿。他們通常的做法是加大對酒店周邊的名煙名酒店、超市的銷售力度,不斷把價格壓低。酒店自帶率會很高,酒店在簽訂的日期內完不成大包商的銷量,大包商要承擔很大的資金壓力,一般進店費高達30%的現金,這種方式對大包商形成了巨大的壓力,迫使大包商虧本,廠家后期對大包店的費用投入也很謹慎,最終好多大包商放棄大包。北京的誠實文祥商貿、國亞燕京商貿都是餐飲大包商開始往運營商轉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