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4年時間的深度調整,白酒行業的去泡沫、去庫存已經得到充分體現。隨著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費升級,大眾消費成為支撐中高端白酒增長的支點。隨著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相繼提價,為整個白酒行業的回暖提供了積極地信號。但是,行業的調整遠遠沒有結束,酒企間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渠道的競爭同樣呈現焦灼狀態。白酒行業面臨新一輪的洗牌,兼并重組將成趨勢在業內達成共識。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是行業競爭的必然結局,每個區域品牌都感覺到自己的競爭壓力。
縱觀目前中國白酒行業,馬太效應更加明顯,一線名酒之間規模的分化逐漸在拉大距離,區域酒企之間更是分化嚴重,強者更強,弱者更弱,在當前的酒行業中表現的淋漓盡致,有的酒企不適應行業競爭而逐漸進入停擺狀態,有的則在這輪行業洗牌中成為一批“黑馬”脫穎而出。省區白酒品牌要想在未來的發展中長盛不衰必須關注五大焦點事項。
1品類創新是關鍵
品類是企業實施差異化戰略的關鍵,很多區域性強勢企業都是這一細分品類的領頭羊,做到本品類第一。品類競爭是市場競爭中的有效形態,真正的競爭是消費者心智的競爭,如想在消費者心中占有一席之地,首先要開創出細分品類的市場,只有創新才能更快更好的融入消費者的生活中。切割細分品類就是切割市場份額。但是大部分區域品牌只是完成品類開創的第一步,即創造品類概念,如特香型等。第二步重點打造新品類,消費者對品類的認可并非依賴概念認知,更多理由是品類的資源稀缺性、復雜性、標準性,企業要聚焦資源打造新產品、新品牌、新形象、基地市場。否則只能成為品類的先驅。
抓住品類發動機,實現品類王的企業都取得了快速發展,成為本輪競爭中的強者,如古井、衡水老白干、牛欄山、四特、白云邊,彩陶坊等。
2區域聯動是根本
區域品牌大部分以本地市場為戰略高地,根據地市場樣板建設和周邊市場板塊建設聯動一直是區域酒企生存發展的關鍵,建設大區域板塊,實現輻射全省的目的。。
根據地市場是區域品牌占有本地實現基本的造血功能根本,省區強勢品牌都是區域王的實現者。省區強勢品牌都有自己的根據地板塊市場。
3系統營銷是保障
系統營銷包含了產品、價格、渠道、促銷、品牌等方面,每個方面都缺一不可,各要素間還要很好協調配合,相得益彰,發揮1+1>2的功效。從產品競爭到品牌競爭的過程中,系統化的構建市場營銷管理體系,可以使企業在營銷的各要素和環節方面無懈可擊。
1、產品有特點
產品是營銷推廣中的發起點,產品的屬性充分體現競爭戰略。產品差異化是指產品的價格、形態、名稱、度數、功能、香型的差異。使消費者在終端消費時能夠迅速發現產品與競品的不同。
區域性品牌要立足區域進行“超級產品”的塑造與強化,現有區域市場占有率的增長空間在哪?核心是主導產品放量與主力消費市場地位的進一步鞏固。主導產品是否能夠打造成為超級價位下的超級產品,是區域酒企能否成為區域強勢品牌的關鍵,才能夠在擠壓競爭中獲得生存空間。
2、價格在主流
白酒的競爭其實就是價格帶的競爭,你是否在某個價格或者兩個價格上(不超過三個)成就了自己的王者地位。對于區域性白酒來說,無論是大本營市場還是異地區域市場,你必須實現某個價格帶為王,你才能夠確保在這個市場站住腳跟,你才能持續發展下去,否則,你抵抗風險的能力或抵抗進攻的能力很弱。
對于區域白酒來說,能夠打造品牌地位的價格帶,一般存在三個價格帶區間,一是,光瓶酒價格帶15-30元,二是盒酒消費主流價格帶(30-80元);三是政商務主流價格帶(100-300元)。這三個價格帶,無論占領任何一個價格帶,都能夠實現企業在區域市場的強勢地位。
3、渠道要聚焦
白酒行業競爭白熱化、集中化,白酒渠道碎片化,渠道產出更加分散。不僅如此,不同渠道聯接著不同的消費者,有著不同的消費行為。消費群體多元化、碎片化,消費更加理性。 渠道碎片化現象的背后,是白酒消費群體對產品體驗和服務水平的提升。
在企業戰略指導之下,渠道規劃與管理需要遵循以下四個原則:一、必須要適應消費習慣的變化;二、必須要適應消費需求的變化;三、必須要適應消費多元化和個性化的變化;四、必須要適應競爭的變化。
堅持聚焦的原則,對渠道進行取舍,通過團購(團購與會務贊助相結合)、核心酒店(酒店與宴會、會務贊助相結合)、流通渠道三位一體進行渠道運作,構建品牌勢能,實現市場盤活、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