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數據,過去三年里,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年銷售額2000萬元以上)減少了478家,同時虧損面也在放大,行業集中度提升明顯。
而縱觀2020年的白酒企業,仍然是頭部酒企在深度調整、加速整合、向外并購、或是穩定基本盤或是控制增量盤,除頭部酒企外,大部分酒企產品滯銷、盈利負增長、業績未達標、市場布局收縮等狀況一直在持續。
在這一行業大背景下,區域酒企如何才能快速進入規上企業規模?
諫策戰略咨詢認為,區域酒企要想在在白酒集中化趨勢下尋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需要在弄清區域酒企成長邏輯的前提下,找準自己身處的位置,制定出恰如其分的戰略藍圖。
第一階段:渠道+產品+品牌+組織
在初級階段,諫策戰略咨詢將白酒企業所有商業動作分解為渠道、產品、品牌、組織四大塊面,下面也將圍繞這四大塊的第一階段構建進行闡述。
渠道層面: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渠道是利潤再分配的載體,而渠道利潤的再分配則是一個僵化、優化、再固化的重復循環過程,而基于企業第一階段的核心目標,渠道利潤的再分配必須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可變現性,在這一階段所有的渠道利潤分配都必須捆綁業績回報,即1分錢投入1分錢回款,拿資源換業績是手段,不是目的,企業的核心收益(包括成本收益)才是;二是可考核性,所有分配到大流通渠道的利潤都必須包含可考核項目,如全年任務(一般都會分解到單季度)的完成考核、陳列氛圍考核、價格維護考核等,同時基于餐飲做氛圍、流通做銷量收割的目的性不同,考核項目及利潤的分配比也會不同,但殊途同歸,就是要核心業績。
產品層面:
從產品層面來說,不管是多品項、還是結構,都是企業的核心利潤,而基于企業第一階段的核心目標,我們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多品匯量,簡單來說就是單區域多產品,包含企業的主力產品、定制開發產品、封壇、散酒等,通過匯量的方式多產品、多價位、多渠道覆蓋市場,從而實現企業短期內渠道勢能、現金流的快速積攢,為企業第二、第三階段的啟動提供可能性;
二是建立一套黃金價格帶主力競品的對標管理體系,這是一套綜合性的運營管理系統,核心思想有兩點:利潤和動作。
一般來說,企業的產品利潤(視企業在當地市場銷量排名)是主力競品的1.5倍到2倍,其中也包含通路渠道的各種隱形利潤,如超量、客情、福利等,而利潤的分配比也會根據競品的投入方式不同而選擇不同,打蛇打七寸,有效就行;動作更多的是監控、引導和執行,包括競品的促銷動作、促銷方式、促銷時間、促銷對象等,可選擇實際情況抄底、加碼、分流等,存量市場,你能搶多少對手就少多少。
三是存量和增量的選擇問題,存量市場需理性對待,不做過多掠奪,凡事殺傷主力產品的銷售行為堅決遏制,尤其是價格紅線,這也是貫穿企業第一、第二、第三階段的主線。雖然每個階段采取的措施不一樣,但目的相同、底線也一樣;增量市場需做產品“加法”,包括產品品項、產品結構,前期只做疊加,后期梳理、篩選,孵化大單品。
品牌層面:
品牌最有效的推廣手段一定是高維打低緯,這需要消耗企業大量的前置資源,而企業第一階段最核心的目的是積攢勢能,所以在這一階段企業更多的是要做好市場氛圍(終端陳列、促銷物料等)和部分核心人群的公關客情(封壇節、回廠游、品鑒會、盲評會等)即可,畢竟花錢也是要看家底的。
組織層面:
這一階段,關于組織層面企業應該做好兩件事:一是薪酬體系,二是組織建檔。
在薪酬體系方面,提成制、固定薪資制、提成+固定薪資,原則是可以多拿錢,也鼓勵多拿錢,但所有多拿錢都必循捆綁增量考核,存量是基礎,增量才是多拿錢的關鍵指標,此外,專案獎勵、兩節回款獎勵、超量獎勵等都可以有,企業鼓勵你多拿錢,前提是你要有增量業績;
在組織建檔方面,區域建制、區域—產品建制、產品建制,在企業規劃戰略藍圖的總綱里,應該將組織建檔逐步從區域區域建制到產品區域建制進行過渡,而這一階段的過渡正是為了幫助企業更好的培養人才,從單一銷售人員到多面手,從單一銷售人員到團隊管理人員,從單區域到跨區域、從單產品到多產品的復合性人才,尤其是中層以上管理人員的培養尤為重要,第二、第三階段的攻城伐寨,人才最重要;
職能部門的裂變,綜合屬性的職能部門裂變更高效的服務于市場專職推廣部門,如市場推廣部、市場查核部、品牌部、新營銷部等可根據企業實際推進情況逐步建檔、優化,強調一點,單一職能部門對于企業第一階段的實質性幫助并不大,企業可根據滋生的實際情況具體斟酌。
諫策觀點:
在企業戰略藍圖的三個階段里,第一階段的核心思路就是聚焦體量,因此所有的市場行為,包括渠道、產品、品牌、組織都是圍繞業績指標來進行的,入場需要門票,企業需要積攢足夠的勢能快速進入規模以上,但這僅僅只是開始,所以原則性的指標不能動搖,諸如產品價格、主力品項等,這是企業能順利推進第二、第三階段的根本。
第二階段:規模+區域
區域酒企發展第二階段,單一區域的負荷程度已經不能夠滿足企業的擴張速度,所以必須要向外走,實現多區域多產品的版圖規劃。
渠道層面:
招商式增長是區域拓展最有效的解決路徑,所以我們要明確兩點,一是招商對象、二是招商區域。
從招商對象來說,分兩塊即大流通招商和公關團購商,招募難易程度以及資源投入比暫且不說,單從時間推進的效益比來說更推薦公關團購商,即公關團購先行策略。從啟動市場的角度來看,相比于大流通渠道,公關團購破冰的速度即收益比要大的多,有氛圍、有點擊率,再分渠道、分步驟啟動大流通市場。
從招商區域來說,一般以同級別相鄰市場為主要招商區域,當然,如果企業積攢了足夠的勢能,以市級、省級為招商區域也沒有問題,量力而行。同時,利基市場、機會型市場的招商同步啟動,不限區域,不限產品,控價模式、半控價模式、裸價方式,視企業對該市場掌控能力具體協定;
夯實大本營市場,以大本營市場為源點建立雙大本營市場、開拓利基+機會型市場的2+1+N的市場格局,這是企業第二階段渠道的核心目標。
產品、品牌層面:
黃金價格帶主力競品的對標管理體系上文已經提過了,不再贅述了,而依據對標管理體系下沿至終端的小陳列、大陳列、小包量、大包量到全年包量的對標實施路徑可以快速進行導入,從而實現主切價位產品的快速上量;
KOC/KOL工程的導入,任務商業模式的導入,核心人員都是關鍵節點,企業在黃金價位段主力產品的篩選、孵化、造勢已經擁有足夠的資源、區域、時間,渠道的不同,選擇方式也不同,餐飲做開瓶、流通做消費者、公關團購做高端品鑒、全市/全省的大型活動等,以省打市,以市打縣,品牌不斷上行,開啟高緯打低維的品牌戰役。
組織層面:
這是從區域建制到產品建制的過渡階段,人員裂變、事業部裂變、組織分化同步啟動,產品建制的好處是產品跟人,而不是區域,從而打破地域的局促性,為組織的快速分化提供建制基礎,同時利于企業優秀人才的培養,這是核心要素;
以產品建制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極大的優化了企業的人員成本,單人成本(一般會以100萬—150萬進行人員編制)的下降優化了企業核心資源的積攢,這對于企業第二階段核心目標的推進是利好的。
第三階段:大單品戰略
規模以下做體量,規模以上做結構,足夠的勢能、足夠的區域、足夠的人才、足夠的野心,這是企業通過第一、第二階段所能獲得,同時也足以支撐企業啟動戰略藍圖的第三階段:大單品戰略。
大單品戰略能夠為企業貢獻60%以上的業績支撐,這也是非頭部企業能破局資本流壟斷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有感興趣的可以參閱諫策戰略咨詢韓磊所著《區域性品牌超級大單品塑造七大定律》。
渠道層面:
兩個核心要素:一是單產品多區域、二是一體化戰略。
單產品多區域很好理解,這是企業推行大單品戰略的基礎條件,涉及到兩個重點:
一是資源的聚焦,企業對于大單品推進的決心很重要,渠道利潤的高度聚焦、品牌資源的集中投放、KOC/KOL工程的重點引導等等都是企業大單品成型的重要支點;
二是價格的管控,單產品多區域的的管理難點在于價格的穩定,價格決定產品的周期,常規的管控手段自然要有,如:度數區隔、區域區隔、規格區隔、防串貨碼、獎勵之后/模糊等,另一種應對價格管理的有效手段就是漲價,通路渠道永遠怕跌不怕漲,具體關于漲價的運作思路可以參閱諫策戰略咨詢《白酒漲價的策略篇》和《白酒漲價的工具篇》。
一體化戰略闡述的是一門綜合管理系統,即通過總公司、事業部的統一、獨立、單獨核算、責任到點實現渠道、產品、品牌、組織一體化,真正實現多區域市場“區域聯動、市場共振”的運營戰略,且通過復制大本營的精細化管理體系,精耕區部市場,以品牌的高維戰略開啟成功復制大本營市場運營策略。
產品、品牌層面:
大單品的賦能,從產品層面來說,多場景、多渠道、多度數進行深度挖掘,諸如禮盒、生肖酒、不同度數、不同規格等;從文化層面來說,多角度、多情懷進行深度挖掘,諸如國潮、情懷、歷史等;從價值層面來說,稀缺度、身份認同感進行深度挖掘,諸如某某盛宴高端品鑒會、年份酒增值等。
組織層面:
核心要素有三點,一是扶商優商、二是產品品牌事業部的孵化、三是企業專一人才的培養。
所謂扶商優商,是大單品戰略得以快速爆量的最有效手段,沒有之一,優質渠道商的單點輻射和影響力可以覆蓋整個區域,茅臺之所以謂茅臺更多的是依賴于其千千萬萬個渠道商,對此,企業在原則范圍內可以拿出更多的資源去扶持、壯大優質經銷商,且扶商優商為切入點,以下級渠道為單位,實現企業大單品渠道代理商的快速崛起。
該階段企業可以完全以產品建制,以產品屬性進行組織建檔,為企業大單品推廣鋪平道路,同時配合產品建檔優化職能部門,成立單區域獨立的產品運營中心,從而實現企業統一管理、多點運營的一體化組織策略;
以產品、品牌推廣為切入點,培養多渠道、多屬性的專一性人才,包括組建專一的KOC/KOL團隊、高端品鑒會團隊、新營銷團隊、內部業交流學院等,這是企業鞏固成果壁壘、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長青樹。(原標題:名酒和醬酒夾縫下,區域白酒應如何構建企業戰略路徑,打贏生存之戰?丨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