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行業發展至今,在巔峰時期有著數萬家白酒企業,400萬千升的年產量,3億人眾的消費群體,1000億元的銷售規模。在這一連串的數字背后,是一個行業的成長繁榮。而隨著時代飛速發展,消費者消費觀念的改變,白酒行業經歷了數次大的調整。
每一次調整都是行業內部一次洗牌,每一次調整之后,有些區域企業從默默無聞到舉世聞名,而有的區域企業卻從風光一時到沉寂無聲,秦池、孔府家、洋河、溫和王這些企業的失敗與成功就是行業調整時期的鮮明代表。
從企業類型來看,區域酒企大部分雖然牢牢占據大本營市場,但是缺乏規避風險的能力,而面對外來品牌的強勢沖擊,很難形成有效阻擊。既守不住內部市場,又走不出外部市場,只能坐困愁城,日益衰落。
那么,區域酒企該如何進行外部市場的開拓呢?
(一)直分銷模式是區域酒企最合適的戰略模式從市場運作模式來看,無論直營、直分銷還是深度分銷不存在高下之分,但對于區域酒企來說,直分銷模式是當前最合適的運作模式。對于外區市場來說,很多時候是作為機會性市場來開拓,因此,在運營與管理上與大本營市場應該有所區別。但是,隨著外區市場與大本營市場的距離越近,就越會面臨竄貨、倒價的問題。最終為了維護本土市場的利益,企業不得不放棄外部市場,這也是很多區域酒企開拓外部市場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價格秩序的長期穩定是直分銷模式成功的關鍵,對于企業來說,在外部市場的運營上,應該借助當地市場經銷商的力量。但是,為了維護企業的核心利益和對經銷商進行有效管理,直分銷模式是企業的一個最佳選擇。
針對某一區域市場,區域酒企在判斷自身資源實力無法進行直接開發的時候,可以針對性的選擇不超過3-5個經銷商進行市場常規運營。而在此后,依托直分銷模式,企業可以通過辦事處或直銷公司對市場和經銷商進行常規管控。
(二)產品是區域酒企最重要的武器對于區域酒企來說,要想打開外部市場的局面,產品選擇最為重要。而此時,也必須兼顧大本營市場的利益,大本營市場的主力產品在外區的投放必須十分慎重,甚至要進行仔細調研評估。在針對外區市場的產品投放上,尤其是將大本營市場的主流產品投入外區時,一定要進行考評。一般而言,應該避免大本營主流產品與外區主流產品雷同,這樣才能防止出現竄貨、倒掛的不利現象的出現。
在價格選擇上,外區城區市場應該選擇針對核心終端進行核心產品供貨,在外區市場的終端打造上,要打造核心終端,點狀突破,要避免全面進入,造成資源浪費和不聚焦。
針對外區的鄉鎮市場,應該以鄉鎮分銷商為首,導入中低端產品,保證分銷商的利益,盡可能的堅持現金收款,保證資金流的穩定。必要時,鄉鎮市場可以以村為單位,進行深耕。
對于區域酒企來說,走出去是必然的趨勢,但是往哪走,怎么走,帶上什么產品走,這都是企業要進行深思的問題。而外區市場也并非鐵桶一般,毫無機會,只要堅持長期發展的目標,穩步發展,而不涸澤而漁,外區市場是大有可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