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銷售資質的門檻似乎一夜之間,拉到了底線以下。“人人都能賣”的時代,將那些原本靠著貿易起家的經銷商們,驚出了一身冷汗。原本賴以為生的營生,竟然如此毫無技術可言。
電商平臺橫行,線下渠道式微,傳統經銷商會不會就此被替代,線下的生意還能不能做?零售商、尤其是渠道商還有沒有存在的價值?如果有,價值在哪?經銷商該如何建立這樣的價值?
線下渠道跑不掉的兩大趨勢
要解決以上問題,我們首先得弄清楚,互聯網化以后,線下渠道的發展趨勢什么?以我個人對線下、線上渠道的了解,經銷商未來的定位,以下兩個趨勢是跑不掉的。
趨勢一:即使互聯網化的程度再升級,經銷商也不是被“去中間化”,而是“再中間化”。
為什么這么說,我有3個理由:
1.秩序和順序好調整,但是社會關系的文化很難調整。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也是一個關系社會,更是一個信譽體系和法律法規制度很不完善的社會。而互聯網化講究的是規范和標準,一切有據可查,一切按標準做事,F實的渠道商和下線客戶之間,因為操作的需要,規范化程度低,口頭契約程度高。有些桌子下面的事情,是廠家沒有辦法承諾和做到的。姑且稱之為“區域交易關系趨向穩定”。
2.除非中國不存在地方利益一說,否則經銷商必將長期存在。經銷商憑在當地浸淫多年建立起來的關系網,工商、稅務、質檢等關系的疏通和打理,很多品牌其實都是在搭便車,地方關系的處理是企業的重要成本。這也叫“搭便車邊際成本遞減”。
3.經銷商做能賺錢,不代表廠家做就能賺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廠家的區域經理很難用“所有者”的心態和眼光,去看待經營過程中的每件事,尤其是對成本的看法。最終導致的結果是,能賺錢的東西也變得賠錢,我稱之為“老板心態的魔力”。
趨勢二:分享經濟時代,是制造商和經銷商的分工越來越明確,而不是經銷商失業。
2008年,我在做互聯網趨勢預測的時候,還有個錯誤的認識:認為電商渠道的興起,不是擠壓的線下渠道,而是打壓門店生存空間(即零售商是不是一定要把大筆費用,投在租賃最好的地段,用最好的裝修材料,建最好的門店?)。今天來看,實體零售門店依然存在價值。
未來經銷商核心價值將聚焦在以下三個方面:
1.人是社會化的動物,尤其是女人。消費過程顯然不僅僅只有買賣動作,還有服務、社交和體驗等隱性需求,對于有較高售后要求的家居建材產品尤其如此。而門店的本地化服務和集中的商業街,為消費者提供了可比較、可體驗的現實感受。
2.成為多品牌同類產品的售后服務中心,變一次收費為多次服務收費,建立本地化的粉絲群。尤其是那些需要專業技能才能持續提供售后服務的產品,如大型家電、水電產品,誰有辦法將售后的成本屬性轉變為利潤屬性,誰就真正控制了渠道。
3.提高配送的質量和半徑,成為快遞和物流公司區域配送的潛在競爭對手。京東商城在產品配送上前向一體化,在成都、廣州、上海、北京等地廣設倉庫基地,與快遞公司直接競爭。事實上,未來真正能與快遞、物流形成競爭態勢的是,星羅棋布的本地化門店。
建立核心價值,堅守自己的陣地
因此,我們說互聯網時代,經銷商需要建立的三大核心價值是:實體門店的社會價值、社會關系的通路價值、本地化服務的拓展價值。
1.實體門店的社會價值:消費者需要的,才是必須存在的。
對策:雙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案例:
“趙總,如果您的店鋪又有人流、又有銷量,您說這個店鋪是誰的?”
“當然是我的嘍!”
“以您十多年的江湖經驗,您覺得自己是在線上有優勢,還是在線下有優勢?”
“應該線下還是有優勢些!”“關鍵是實體店的成本高啊!”
“那您知道一個真正旺銷的網店,需要哪些成本嗎?”
“我還真不清楚!”
(可以給經銷商算網店的賬,也可以直接轉入下面的話題。)
“如果線下的馬路兩邊沒有一家實體商店,會是一個什么景象?”
“應該不可能!”
“對呀!互聯網是一個渠道,線下也是一個渠道,兩者有所分工而已;ヂ摼W對實體渠道的沖擊,是一個篩選、提升的過程,那些底子不厚的店,肯定要被淘汰,留下來的店才能真正成為線下的旺店。這個實體店建起來后,廠家拿的走嗎?線上搶得走嗎?這才是你在線下渠道安生立命的根本啊!”
2.社會關系的通路價值:向上的政府關系,向下的消費者關系。
對策:區域化的粉絲經濟。
案例:
“趙總,如果一個陌生人跑到你家里推銷東西,你反不反感?”
“那肯定直接把他轟出去嘛!”
“那為什么你的安裝師傅去到消費者的家里,邊修東西還邊推薦產品,人家還端茶倒水遞根煙呢?”
“我的安裝師傅是去給人家提供服務的,好不好!”
“這就對了嘛!你現在賣給人家產品,只能給人家提供一次服務的機會,。如果你能不停地給人家提供二次服務的機會,你是不是會有更多的銷售機會?更為重要的是,把這些消費者變成粉絲后,這些粉絲是誰的資產?”
“我的!我的!我的!快告訴我怎么才能把消費者變成粉絲?”
3.本地化服務的拓展價值:本地問題,本地解決。
對策:為人之所不為,才能成就核心價值。
案例:
“趙總,您開發出來的線下網點向您拿貨,這個網點應是屬于誰的?”
“當然是我的嘍!”
“那為什么三岔河村老羅的貨一直沒有發呢?”
“那個地方太偏,送那點貨過去,還不夠我的油錢呢!”
“那你知道老羅為什么要向你進貨,而不是去網上倒貨賣嗎?”
“為什么?”
“因為他那里是快遞、物流都進不去的地方,這就是電商競爭的死角!那個地方交通不便,很多東西都賣得比外面貴,老羅也說了,愿意自己承擔運費!他們鎮上每個星期二趕集,你們只要約好,每周二你把貨送到鎮上,老羅自然會安排人接貨!做電商做不了的生意,才能體現你實體店的價值!下線門店為什么要死心塌地地跟你干,那是因為只有你趙總才是真正了解本地生意的人!”
要建立核心價值,要建立核心價值,要建立核心價值!(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傳統經銷商安下心來,構建自己的核心價值。電商再不可一世,也取代不了你在當地的價值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