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廠家或許正在喪失引領進步的能力
大約從2013年開始,廠家,包括優秀廠家,已經喪失了引領經銷商進步的能力,廠商關系正在發生變化。
”銷量封頂“、”結構調整“、”主流換擋“、”互聯網+“、”B2B“,這些營銷轉型,哪個廠家站在前列?反倒是很多優秀經銷商走在了前列。
中國的幾次大的營銷轉型,一是1998年因為“亞洲金融危機”而引發的“市場重心下沉”;二是2003年后開始的“深度分銷”和“終端銷售”,基本上是廠家主導的。
進入互聯網時代,進入消費升級時代,廠家迷茫得很,不僅不能帶領經銷商進步,而且自身問題比經銷商還多。
我甚至認為,目前在位的多數掌管營銷的老總們,該集體退休了。
傳統廠家不進步,就選“新邊緣”
能夠帶領經銷商進步,與規模無關,與品牌影響力無關。
誰能抓住趨勢,誰能引領變革,誰在快速上升,誰就可能帶領經銷商進步。
沒規模,但有上升空間,就有想像力。
規模到頂,如果在走下坡路,也很危險。
大品牌不進步,不代表社會不進步。
中國的改革,從來就是邊緣崛起。所以,要關注新邊緣崛起的企業。
新邊緣崛起,或許規模不大,或許品牌還不知名,不要緊。最有穿透力的,從來就是錐子。
重新評估廠家
2016年之前,盡管很多經銷商銷量下滑、虧損。但總體講,經銷商仍然對廠家寄予希望。
從2016年開始,很多經銷商開始絕望了。出現了較大面積“商家換廠家”的現象。原來根本不愁客戶的某些大品牌,開始被經銷商甩掉了。
如果廠家自身沒有進步,仍然像以往一樣強勢,那么這種現在還會大面積發生。
因為出現經銷商大面積換品牌,最近廠家對經銷商相對溫柔多了。
但是,溫柔不代表廠家重新找回了引領經銷商進步的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經銷商面對一個問題:誰能帶領經銷商重新進步?
誰能帶領經銷商重新進步,誰就是經銷商選擇廠家的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