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企業都夢想成為行業老大,都夢想著成長為行業巨人,像谷歌、微軟、麥當勞一樣。然而,每一個企業都不可避免地會遭遇行業和企業的“天花板”,企業一旦缺乏“增量空間”時,便無法繼續前行,回旋的空間就會大大縮小,這就是企業成長的戰略邊界。一旦當企業戰略到達邊界時,往往就不是“從容選擇”,而是“被迫選擇”,此種情形下,多數企業會走向衰落,而只有極少數企業會通過調整,迎來自己的“第二春”。
第一招:打破邊界,重構模式
從13世紀到17世紀,地心說一直是天主教教會公認的世界觀。該學說認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后來,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跳出地球來看地球,人類突破了。
當你的企業停滯不前時,你也遭遇到了天花板。請跳出企業來審視自己的企業。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你要找到企業的邊界、產品的邊界。一般而言,這個邊界是你的經營范圍和經營策略。打破邊界才能帶來新價值。
解決銷售問題不能從銷售本身來看,必須跳出銷售看銷售。
以往的商業模式是相對封閉的,只強調企業內部創新,然后創造價值。而今天,經營的內涵和外延,不再限于內部,必須打破企業邊界,將目光投注于外部的利益相關者,重新整合商業路徑。
2015年寶潔公司宣布剝離美容業務,同意科蒂公司以1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其美容產品業務,包括威娜洗發水、伊卡璐染發產品、Cover Girl化妝品等品牌。這意味著沙龍產品與設計師香水品牌將不再是寶潔公司的核心業務。收購成功之后,科蒂公司將超越歐萊雅,成為全球第一大香水制造商,并成為世界第三的化妝品供應商。
TCL通過調整,看看TCL通信的成績單:2015年全年收入240億元。手機和其他產品全年銷量8000萬臺,年增9%。智能終端4450萬臺(主要是手機)。 其在國產手機中,2015年的海外出貨量排名第一,全球總出貨量則排名第五, TCL自稱在歐洲、中東和非洲排名第四,北美洲、拉丁美洲排名第五。
打破企業邊界的重點在于重構業務模式、產業模式和產品屬性。
王老吉把原有具有藥用價值的‘涼茶’產品屬性打破了,走向了‘涼茶飲料’,從而打開了成長的空間;江中健胃消食片把原本治療胃病的概念,打破了,開發出有助消化的產品,從而打開了邊界;重慶的江小白把白酒作為時尚小酒來運作,依托互聯網,打破了白酒不能玩時尚的邊界;美的通過多年的研發,從2008年開始,利用‘變頻空調’的全新技術驅動,打破了市場邊界,確立了市場地位。
浙江商源多年之前便在企業陷入僵局時,重構了企業業務模式,從渠道商轉型到供應鏈的整合運營商,并打破了以往的廠商關系模式,采用廠商股份合作的新模式,構建了全新的運營平臺,迎來了企業發展的新局面。
篇幅所限,不多說了,總之,你要重點考慮這一點,這是最關鍵的。
第二招:顛覆傳統,做攪局者
水至清則無魚。一個市場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程,往往會不斷地在破與立中演變。最終會形成一種成熟市場的“既有秩序”。秩序一旦形成,便會成為后進者的進入“壁壘”。沒有超強的智慧和實力,往往很難打破。但,對于一個有野心、有企圖心的企業來說,希望“后來居上”,則必須要把整個行業的原有結構或者秩序進行破壞,即做一個行業的攪局者,以促進行業洗牌,迫使部分企業淘汰出局,然后亂中取勝,搶奪行業話語權,并以此為優勢建立行業新秩序,從而完成企業的市場突圍。
攪局的過程便是迷惑對手,要么暗度陳倉,要么明修棧道?傊康氖菫榱耸咕謩輰ψ约焊欣。最怕的是企業陷入“僵局”或者“困局”無法自拔,甚至越陷越深。
攪局者不是為了攪局而攪局,而是為了能夠促進行業發展而攪局。攪局就能給這樣的局面帶來一些變數,從而為自己的“破局”在“亂”中獲得機會。局無定式,破無定法,操作的人最為關鍵。攪局不是以“亂”為目的,亂是讓對方亂,而不是讓自己亂。
成立于1996年的農夫山泉,于2000年4月22日宣布全部生產天然水,停止生產純凈水,策劃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水戰”,也被稱為中國第一場水仗。
當時,農夫山泉突然宣布停止生產純凈水,轉產天然水,原因是“純凈水對健康無益”。這一觀點的提出,震驚了國內飲料業,農夫山泉也成為行業“公敵”,數家國內飲料企業一度聯手對其進行封殺,這一事件成為轟動當年飲料行業的一件大事。然而,正是從那時起,農夫山泉登上了瓶裝飲用水市場前三甲的寶座,并穩坐至今。
顛覆將是這個時代的常態。小企業和大企業的競爭,要做不對稱戰爭,抓住大企業業務上的盲區,做減法,單品突破,最終逆襲。
陷入僵局的企業,不要一味地硬拼,不要想著去搶占大企業的利基市場,而是做大企業看不上的雞肋市場,或者是新的市場。與其分蛋糕,不如去吃一塊沒有人吃的蛋糕。
第三招:開發新產品,訴求新主張
產品是一切營銷的歸宿。營銷就是讓產品好賣,而不是把產品賣好。企業的老板必須首先是產品經理。
對消費者而言,產品是最直接的接觸點,也是真正的使用價值的核心體現。所以,陷入僵局的企業,要考慮開發新產品來破局,要考慮重新進行產品結構的調整、并對產品進行整體改良,從而獲得新生。
當年長城在廣東市場爭霸過程中,產品創新開發是最為關鍵的。例如華夏長城開發的92年份酒,沙城長城代理商龍程開發的金裝2000,甚至摩登開發的長城莊園等,都成為當時廣東市場的核心引爆點。張裕重點打造的解百納、2002年推出的張?ㄋ固氐纫簿哂型瑯拥男Ч。而威龍在當時市場上,也非常重視產品開發。為了和當時的張裕、長城、王朝競爭,推出的全汁紅、甜酒的四大家族、以及后來浙江的橡木桶干紅,以及從2009年開始推出的有機酒等,都成為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主打產品,具有明確的戰略訴求和市場意義。
如果你的企業已經陷入了僵局,你必須要思考重新調整你的產品結構,開發新產品來破局。有些產品沒有什么作用的可以考慮放棄,有些是可以通過訴求點和包裝的改變來獲得新生等等。
第四招:重構組織形態
人是一切的關鍵。老板的境界和格局決定了公司有沒有前途和未來,所以,老板就是企業的天花板。高級管理人員也是如此。有時,即便有了好的思路和策略,人員不行也會受到重大影響。何況,思路都是人想出來,也是由人來執行的。不同的高管就會有不同的做法,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發展。
所以,對于陷入僵局的企業來說,要做好兩件事:首先,老板要先自省;其次,要重新調整組織結構。老板自己反省很重要,不要認為自己是老板,沒有人敢管,說什么都是對的。其實,老板是真正的責任人,企業中誰都可以拍屁股走人,但老板不能。但是老板也必須要有自知之明,如果自己不行,非要硬撐著,最后的結局肯定不好。自己不行可以聘請高手來做,也可以重新調整企業經營方案,吸收新股東加盟等等?傊,要找能人來干。
其次就是針對高管人員,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老板要充分了解高管的能力和性格特點,屬于開拓型、保守型、激進型還是穩健型?等等。不同階段要用不同的人。
李嘉誠警告自己的兒子,在人情上應該戀舊但商業上不能戀舊,該轉型必須轉型,該調整必須調整。動情可能就是失敗的開始。
第五招:刪繁就簡,高度聚焦
你的企業涉獵了多少業務?和多少個國家的企業合作?有多少個基地?你有多少個品牌?有多少款產品?有多少個品系?有多少個分公司?有多少種渠道?有多少個網點?有多少個部門?有多少個業務員……
以產品為例。有時,我們的業務人員不拿著自己的產品價格表都記不住自己的產品。任何一個可能的市場需求,如果你都不放過,想開發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注定會失敗的。
我們只能為一部分人服務,不能為所有人服務。我們的產品不能傳達所有的信息,只能傳達最有用的信息。我們的形象不能讓所有人認為漂亮,只要被喜歡的人認可。我們的銷售不能要求都賣得好,只要有一款足矣。渠道都在碎片化,我們也不是什么渠道都做,否則哪個渠道都做不精。
怎么辦?要聚焦,甚至要高度聚焦。從而集中精力做好最重要的、最關鍵的事情,反而比什么都做、什么都做的不好要好得多。
第六招:不求完美,單點突破
武林高手往往不喜歡和對手啰嗦,更不喜歡殺個天昏地暗,往往喜歡一招制敵。木桶理論是注重短板,但短板往往很難補,甚至沒必要補,因為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
在未來,更重要的是揚長避短。讓自己的長更長,從而不斷拉大和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從而獲得市場地位。
少做一點事情,把一件事做好,做到極致。這是最好的策略。想想中國營銷這些年,正是因為我們“不求完美、單點突破”運用得好,所以才走到今天。國外善用4P,我們更善于用1P打敗對手,這叫“單點突破”。
國外品牌講究戰略,我們更強調戰術;國外品牌采用綜合競爭力,我們更喜歡采用速度來對抗,快速致勝;國外喜歡強調品牌形象,我們更愿意用價格打掉品牌的附加值;國外品牌更希望用整體作戰能力,我們更強調局部優勢。國外品牌更強調創新,我們更強調創造性學習。
錯了嗎?但,這些都是中國智慧。面對現實,不再糾結,認清形勢,修正或者創造新模式,用歸零心態,重新出發;ヂ摼W的革命雖然摧毀了很多固有的觀點和看法,正深刻影響著我們,但,你不要激動:眾籌好,你要做;爆款好,你要做;電商好,你要做;某一個產品好像好賣,你要做;請問,你成功了嗎?
企業不同,定位不同,目標不同,資源不同,沒有可以復制的成功。做好你自己。沒有企業靠模仿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企業有三大核心驅動力:第一是戰略驅動;第二是產品和技術驅動;第三是組織驅動。企業的一切改變都是圍繞這三大驅動力進行的。一般而言,首先是從戰略驅動上進行手術,然后從產品上進行全新開發或者改良,最后是重構組織形態。這些改變要隨著企業發展階段的不同而不斷調整的。陷入僵局的企業,要好好思考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