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品牌,什么都好,有顏值、有口號、有號召力,活動也做得風生水起,就是轉化率不高。這正所謂:“只賺了吆喝,沒賺到實惠。”
品牌被顧客信任,并形成購買轉化,還必須得有品牌背書,也就是說品牌需要有自己的信任狀。就像華為最成功的P系列受離不開德國徠卡的背書,農夫山泉離不開千島湖優質水源的背書一樣。
建立自己的品牌背書,通常有以下六種形式。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1、傍大牌
作為中小企業來講,能傍大牌就傍大牌,誰說大樹底下不長草,明明大樹底下百草豐茂好不好,大樹底下不長小樹是真的,但真的是長草。
所以,阿迪、耐克旁邊經常會有安踏、360,康師傅、統一旁邊有白象、今麥郎,茅臺和二鍋頭放在一起賣,不但不覺得突兀,反倒覺得很和諧。
品牌背書,能傍大牌就傍大牌。
第一,盡可能讓自己的產品在大牌身邊出現,就像你站在馬云身邊,即使再普通,也能收獲超乎想象的關注度與影響力。這就是為什么走進企業,總會見到各種與領導人或知名人士的合影,這都是企業或品牌很好的背書。
當然,在大牌身邊不能簡單的抄襲模仿,現在專利越來越嚴,不等你上市就給下架了。還是要有自己的差異化,比如說大牌是紅色,你最好用黃色;大牌強調節能,你可以強調高效。關于產品差異化,竇老師之前的文章里講的足夠多,這里就不展開了。
第二,盡可能跟大牌扯上關系。畢竟大牌是信譽的保證,比如很多面館打的招牌是使用“1加1”天然面粉,醬酒總是想辦法跟茅臺扯上關系,要么出自茅臺鎮,要么是茅臺某某高層出來自己釀的酒,要么是用了同樣的原料等等。
第三,名人或大V示范效應,能跟名人或大V扯上關系更好,顧客在消費時,都有群體跟隨效應,大V名人都在用,肯定錯不了,呼啦一下風潮就起來了,很多網紅品牌都是這樣的套路。
2、權威
品牌背書離不開權威,權威是指第三方專業機構,比如茅臺的權威背書是“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彩陶坊是“布魯塞爾國際名酒金獎”;還有權威人士,今年最火的一款飲料“氫醒水”的推廣是不斷有專家站臺,來講述氫水有降低尿酸、降低痛風的功效;當初腦白金打市場時,也是不斷有專家為腦白金的功效展臺,起到了很好的傳播洗腦作用。
人們總是愿意相信權威,權威很多時候甚過口碑,這是人性。
權威還有專業媒體。每個行業都有專業媒體,媒體背書是最簡單可行的方式,是可以讓行業對品牌形成認知的一個快速通道。
品牌傳播自賣自夸固然沒錯,但有個幫腔的再好不過,連名角登臺都要個好拉弦的,何況是更講究技術含量的品牌傳播。
3、技術
有更好的技術無疑是很有說服力的背書,可有時候技術晦澀難懂,顧客不太容易理解,之前竇老師也強調過,顧客更愿意購買自己能最快、最容易理解的產品。
如何讓自己的產品看起來更有技術含量呢?數字。
人們總是更迷信數字。孩子上學,大家最關注的是分數,上班最關注的是工資。分數高、工資高,大家就認為這人能力強。產品也是同樣道理,5000萬像素的手機比3000萬像素的手機會賣得更好,因為人們只從像素上就建立了認知上的差異,“零度保鮮”的冰箱讓人們覺得這樣的冰箱技術更好,每公里耗油8個就比每公里耗油10讓受顧客青睞,“每天節省一度電”則是最有力的技術背書。
你看,讓自己更有技術含量,看起來更有競爭力,數字是最好的背書。
4、產地
產地背書多用于白酒、食品、飲料品類的品牌背書,“我們不生產水,我們是大自然的搬運工”農夫山泉這就是典型的產地背書,水源來自千島湖、長白山等。醬香酒必然出自茅臺。“氫醒水”來自日本,極草5X冬蟲夏草則產自青海。
好的產地自然代表更正宗的、更優的品質。只是你需要快速建立產地認知,這可是誰搶到誰占優,誰搶到就是誰的,就像東阿阿膠。
5、客戶
客戶,是天然的背書。你的客戶名單里如果有華為,對不起什么都不用解釋,大哥,我們合作吧?蛻羰悄銓嵙ψ詈玫尿炞C,所以每個企業或公司都會將合作過的客戶放在顯眼的位置上,竇老師在做營銷咨詢時也經常會被問到我的客戶是誰。
所以,善待自己的客戶,把客戶做好就是最好的傳播。
6、榮譽
每次拿證書時,很多時候覺得很雞肋,可是連個獎都沒吧,也有點不好意思出來見人。
所以,竇老師建議,該拿的榮譽各位還是要拿,榮譽多了誰看了多少也晃眼,晃暈了業務部也就好談了。
好了,關于品牌背書的內容就全部講完了,口號、宣傳做得再好,也離不開品牌背書,品牌背書建立的是顧客信任,是拿什么讓人相信的問題,大家相信你了,后面的事情就好辦了。
有了品牌背書,后面該做什么呢?我們下回再說。
竇老師所有的內容只秉承兩點:
一是實戰性,都是在市場一線實戰中得出來的經驗,用了就有效果,就能領先,很接地氣;
二是簡單,竇老師盡量將繁瑣的營銷環節和理論簡單化,讓大家在實戰中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