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對于中國白酒行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年。在這一年里,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的酒業公司因為消費形勢的新變化而轉變,或認真思考消費者需要什么、想要什么;或已經貼近最新消費需求變化做積極轉型,白酒行業前幾年患得患失的心理狀態隨著消費升級變化、銷售業績的回暖逐漸消失。白酒行業隨之而來的可能是硝煙彌漫的戰場,也可能是行業的進一步融合創新,無論哪一條路,我們都需要對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或趨勢做出準確判斷。
一、行業已經發生三大變化
黃金十年,白酒行業曾憑借兩大法寶取得致勝。一是渠道層面的掌控,尤其是對接高端人群的稀有渠道資源、平臺。二是過度畸形的消費心理挖掘并滿足,這讓很多白酒產品已經嚴重脫離了市場,脫離了消費者,更是脫離了自身的品牌價值。很多白酒企業一門心思運作“盤中盤”模式,重心向打造精美的產品外包裝傾斜。酒質及口感在當時不是最重要的,重要是白酒所蘊含的精神、心理附加價值?梢哉f,那時的絕大多數白酒產品,其精神屬性是高于物質屬性的,精神屬性可以創造流行性。
而現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白酒行業的進一步沉淀,這種方式已經變得行不通,白酒行業出現了新的發展轉變。
變化一:白酒品牌價值導向由兩種轉變為三維。
上文我們所說的絕大多數白酒產品,過分強調產品精神屬性,從社會化的角度來看,是有一定意義的,但長期下去必是空中樓閣。尤其是隨著社會發展,決定白酒行業的主要因素轉變為消費者的需求和收入水平所決定的消費能力,消費者主權意識開始覺醒,消費者需求的層次也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必需、面子消費轉變為注重品質層面需求。所以強調白酒品牌價值戰略的同時,我們更需要注重消費者品質層面的滿足和引領(下文變化二會詳解)。
同時,我們又會發現,一個好的品類具備好的品質,能夠讓消費者在多樣的場景下消費,會給予消費者傳遞好的文化內涵,其品牌價值自然會水漲船高,甚至行業內做到獨家占有。所以未來品牌價值的倡導與成功核心要素就是產品精神屬性*物質屬性*場景滿足,前兩者缺一不可,后者是快速成就品牌價值的最佳也是最難捷徑。
變化二:價值信仰會成為消費者選擇產品的重要標桿。
過去的消費者受社會環境、思想意識形態影響,比較傳統型。而現在的消費者正好發生轉變,開始向開放型、品質型進行轉變,并進一步由生存需求到價值信仰進行轉變。這也是行業目前所提出的消費主權時代到來的緣由,F階段的白酒消費群體不同于任何一個時代的白酒消費群體,從消費者的文化層次、收入水平、環境熏陶、酒類產品選擇等方面可以敏銳地感知。過去白酒消費者傳統、含蓄的消費品格在現階段的消費者身上并沒有得到傳承延續,文化的多元性和素質的提升讓消費者更加注重的是情感尊重、包容,品質的舒適,進而才是品牌及相關文化內涵的延展。
當上述一切都做得深入消費者之心,那么便產生了價值信仰。從這一點來看,很多互聯網+企業已經走在了白酒行業的前頭,當然,這也與中國白酒本身屬性及目前的競爭格局有關,但消費者價值信仰的培育工作卻值得白酒行業加以重視,給消費者一個價值信仰,它將敵過任何品牌的瘋狂進攻。
變化三:消費者營銷工作將為王。
過去白酒營銷手段創新更多是圍繞渠道層面進行,現今更多是圍繞消費者展開的,營銷創新的中心點已經發生了戰場轉移。尤其是在當前開放的社會文化意識形態下,白酒企業與消費者的交流有著更多的契機和體驗,但零阻礙的交流,會造成消費者短時間內接受的白酒品牌或產品信息量沖擊過大,記憶點不清晰或模糊,如果沒有好的、富有創意與新穎的產品支撐,再好的營銷手段也將事倍功半。為此,我們將近兩年的營銷創新歸結如下:
我們會發現,更多的“口味”融入到了白酒營銷中,而最終的營銷卻越來越簡單,越來越單一,都是圍繞消費者而來。只要尊重消費者,注重引領消費習慣即可。這種營銷方式已漸漸成為大趨勢,且來勢洶洶。如果白酒企業再以壓迫或其他導向的營銷手段,勢必將在未來戰場中失去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