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我們要進行成本核算;
第二步:制定陳列政策,我們要看看其他產品政策,來分析我們的政策有沒有吸引力;
第三步:前倆都是我們一廂情愿,考慮終端能不能接受?怎樣讓終端買單?
第四步:陳列工作絕不是獨立操作的,我們得考慮后續的跟進、價格的管理、產品流向的管理等等。
所以我們要考慮的很多,需要做的很多,完成以上步驟,產品進店后,再考慮如何生動化陳列。針對商超的進店,相比較終端煙酒店的進店更難,最直接的就是費用比和績效比!
當前環境,進入商超的成本較高,如果想進入商超,想在商超進行產品的終極推廣,占據主要的陳列面和排面,就得認真的核算和分析,如果是入不敷出,這樣的工作怎么去做,大型商超高昂的進店費、條碼費、活動費、排面費、堆頭費、內刊費等等,要想在商超做陳列,所面臨的可不一件兩件事。
4、擠走競品:人的強勢決定品牌的強勢
一個強悍的品牌在終端一定有著強悍的侵略性、排他性,在其勢力范圍內有著極強的統治力。品牌是骨頭,非品牌是肉,光有骨頭是骷髏,所以得搞點肉,光有肉,站立不起來,沒有骨頭,就不是個完整的人,更重要的是有思想,人在具備主觀能動性。打市場做陳列是必須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人的維護,沒有跟蹤的銷售是一錘子買賣。流水不爭先,水漫不供家,過程做的好結果自然就好。
消費者購買相當部分屬沖動性的,因此產品盡可能陳列在消費者最常駐足最容易拿到的地方,爭取與更多消費者的接觸機會。在每個終端,各種品類都有自己的固定位置,食品飲料都會在特有的位置里面等候被買走。終端的商品品類流速是個固定常數,但是單體品牌要想實現在這個常數中的最高流速,就不能太文雅,一定要拼命的“擠”,擠出位置了就會有被買走的可能,被擠出了位置就等于被擠出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