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菲在國內投資市場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甚至連空酒瓶都曾被炒出過千元以上的高價。然而近兩年來,拉菲葡萄酒的價格一路下滑,成為波爾多地區表現最糟糕的葡萄酒。與波爾多產區接連受挫相比,勃艮第產區行情一路看漲。分析人士認為,在投資日趨理性的當下,勃艮第由于其產量小越發受到拍客的青睞。
據悉,2013年拉菲的期酒價格為每瓶288歐元,相比2012年足足下降了14%。業內人士分析,之所以拉菲的價格出現下滑,一方面由于前幾年價格被推到一個很高的位置,泡沫嚴重。另外,值得關注的是越來越多的高端葡萄酒品牌看到了中國葡萄酒市場的巨大發展空間,紛紛搶灘國內市場。隨著這些葡萄酒品牌和葡萄酒品種的進駐,高端酒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拉菲之前的虛高價格必然影響其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持續發展。
布魯塞爾葡萄酒大賽委員、臺灣葡萄酒投資分析專家房大方表示,期酒價格定價過高是造成拉菲泡沫的一大原因。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獲悉,葡萄酒在波爾多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波爾多地區的葡萄酒不能將酒直接賣給消費者,而是需要賣給有執照的公司,再由他們轉手賣給全球的進貨商、投資商以及消費市場。
相關資料顯示,在中國,拉菲大量進入葡萄酒投資市場是在2008年前后,2008年波爾多五大名莊的期酒報價大概在115-130歐元左右;2009年期酒報價是450-500歐元,一下子漲了4.5倍左右;2010年漲為700歐元。
對此,房大方分析認為,2008-2010年期間,波爾多地區葡萄酒存在非常高的漲率,這從側面說明酒莊應該對其定價機制進行反思。拉菲葡萄酒的虛高價位不屬于合理的市場價格區間,現在回歸其價值的本身是市場經濟規律發揮作用的結果。
國內某葡萄酒投資人士稱,早期中國葡萄酒進口商不了解世界葡萄酒行情,盲目購買,是造成拉菲酒在國內行情受挫的原因之一。
據悉,今年夏季蘇富比倫敦拍賣會上,紅酒板塊拍出近130萬英鎊的成交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的成交總額為750萬英鎊,上升了33%。其中,來自波爾多產區的1990年份的帕圖斯和勃艮第產區的1990年份的羅曼尼·康帝都拍出了28200英鎊的高價。在10月舉辦的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勃艮第產區40%的拍品價格占了葡萄酒拍賣總價的一半,其拍賣平均單價已經超過波爾多產區。
從勃艮第葡萄酒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來看,與去年同期相比,勃艮第今年1-7月的葡萄酒出口量下降12%。之所以出現這一現象,業內分析人士稱是由于過去幾年勃艮第葡萄酒經歷了50年來產量最低的境況,一些勃艮第葡萄酒的主要出口國家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
據了解,羅曼尼·康帝在國內只有中國臺灣有代理商,一年也僅能拿到12瓶。
葡萄酒營銷人士分析,這幾年中國新貴階層對勃艮第葡萄酒擁有極大需求導致供需不平衡,另外一些普通勃艮第葡萄酒生產商降低投資門檻,部分年份的勃艮第葡萄酒的價格估計漲幅更大,年度漲幅預計達到10%,去年勃艮第葡萄酒所占據的市場份額由2010年的1.2%上升到6.8%。
佳士得紅酒拍賣的相關負責人認為,與頂級波爾多葡萄酒相比,勃艮第名酒的價格仍有上升空間。過去幾年中,頂級勃艮第葡萄酒的價格一直處于上漲勢頭,但市場狀態保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