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1、白酒行業的這一輪回撤,應該定義為“補跌”,主要是因為受到宏觀經濟指標、消費指數下滑疊加外圍市場動蕩和人民幣匯率波動影響之下的恐慌情緒而形成的。
2、白酒行業目前的現狀就是:“恐慌”的情緒,穩健的基本面。行業趨勢本身并未出現任何拐點,三季度業績增速的下滑,更多的是因為前幾基數太高的一種增速回歸,并非拐點。
3、宏觀經濟走勢一定會影響到行業,但是它只會影響到增速,不會影響到方向和趨勢。因為白酒消費的韌性強,其抗經濟周期波動能力也很強。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4、其實這一輪白酒行業的復蘇并不是整體性的機會,而是呈現出一九分化的格局,高端酒和次高端機會更多,核心驅動因素是消費升級和品牌集中度的提升。在整體的行業消費量并沒有提升的前提下,行業的利潤率卻依然很高,這個結果的實現主要是依靠價格的提升來實現。數據顯示,只有10%的不到的企業貢獻了行業15--20%的增速。呈現出明顯的強者更強的趨勢。
5、未來三年白酒行業的趨勢性機會來自200-500元的次高端價格帶;基本面的拐點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今年從上市公司的業績已經連續驗證了, 這個升級的過程才剛剛開始,明年會繼續維持高增長。按照去年的數據來說,次高端規模就300億左右,如果按照100元20%的升級來算,那未來至少有1000億的行業規模。建議投資者關注主流產品帶位于這一價格區間的區域性龍頭酒企。
6、白酒不是周期性行業。是市場對白酒周期的認知加劇了股價的波動,助漲助跌。
7、從2月初至9月底,滬股通對貴州茅臺(601.750, 12.75, 2.16%)、五糧液(54.010, 0.84, 1.58%)的凈買入額分別超過180億和130億,但10月份在匯率波動的影響下,凈賣出超過60億,11月外資又還是大舉買入。這一輪人民幣匯率的波動確實會對外資持有白酒的步伐產生影響,但毫無疑問的是,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逐步開放,外資流入仍是長期確定性趨勢,白酒作為業績穩定、基本面優異的板塊,仍會是核心布局板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