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幾次白酒板塊的大跌對應著后來的市場底部。比如2012年11月白酒、電子股補跌,滬指迎來了1849點的市場底。
在“股災”期間都未曾跌停的貴州茅臺(600519.SH),跌倒在三季報發布后。
10月29日,貴州茅臺開盤便封死跌停。在貴州茅臺的帶動下,白酒、家電等白馬股紛紛殺跌。截至收盤,酒類指數(886043.WI)暴跌9.26%,食品指數(886046.WI)、家電指數(CI005016)的跌幅均超過6%。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業績低于預期,導致機構踩踏,傷了白馬股的士氣。白馬股只要業績略不達預期就跌停,也說明市場信心太弱。”北京一家險資的投資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上海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他早早在去年便將茅臺清倉,原因是覺得估值偏高。“我去年就已經將茅臺賣了,雖然可能賣早了,但是當時的決策也是從價值投資角度出發的,就是覺得當時茅臺價格偏高。”
歷史上,幾次白酒板塊的大跌對應著后來的市場底部。比如2012年11月白酒、電子股補跌,滬指迎來了1849點的市場底。
茅臺罕見跌停
分析人士指出,白酒板塊集體殺跌,主要受近期利空消息和龍頭酒企業績不及預期所致,引發了市場對于白酒板塊的悲觀情緒。
消息面上看,10月中旬市場傳言高端白酒要加征消費稅,以及10月22日《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二審稿中第33條明顯加強了對煙酒的管控與宣傳。
基本面上看,上周末白酒板塊集中公告三季度業績預告,高端酒業績增速不及預期,加之中秋、國慶旺季白酒銷量不及預期,秋糖會上傳遞出白酒市場擴容將邊際放緩信號。
業績不及預期,以貴州茅臺最為代表性。貴州茅臺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凈利潤為247.3億元,同比增長23.77%;營收522.4億元,同比增長23.07%。然而,第三季度的凈利潤為89.69億元,同比增幅僅為2.7%。而去年同期,公司三季度營收及凈利潤增長分別高達115.8%及138.5%。
從行業對比來看,瀘州老窖(000568.SZ)、五糧液(000858.SZ)、洋河股份(002304.SZ)第三季度凈利潤增速分別為45.49%、19.61%以及21.53%,均高于貴州茅臺在三季度的業績增速。
“原來茅臺自然而然就能達到20%~30%的增長,但現在看來并不是,未來需要有個驗證的過程。此前大家的預期就會先降下來。之前好多人認為茅臺20%~30%的增長沒什么問題,現在達不到預期,邊際資金就會撤退,對公司股價波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北京一位常年關注消費板塊的公募基金經理分析稱。
統計進一步顯示,在已披露的13家白酒公司中,盈利增速從今年第二季度的46.25%下滑到第三季度的11.85%,高端、次高端均未能幸免。尤其頭部企業盈利增速大幅放緩,或將進一步壓低估值。
受此影響,29日,食品飲料板塊(中信一級行業)大跌8.07%,跌幅在所有板塊中排在首位。除貴州茅臺外,水井坊(600779.SH)、洋河股份、五糧液、古井貢酒(000596.SZ)、山西汾酒(600809.SH)等白酒上市公司紛紛跌停。
“從表面上看,茅臺暴跌是由于其三季度利潤增速不及預期。從估值來看,茅臺自2016年以來股價屢創新高,而在今年整體經濟增速下滑、政策去杠桿等壓力下,茅臺的估值已經偏高,不具備價值投資特點。”上述上海資深公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
抱團股塌陷引憂慮
由于經歷了2016年以來的板塊小牛市,消費白馬被市場視為價值投資的風向標,機構持倉白酒比例較高,因此白酒板塊回調可能引發市場對于機構抱團塌陷的擔憂。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共計持倉貴州茅臺的市值約為377.8億,是公募基金的第二大重倉股,95家基金公司的持倉中有貴州茅臺。
其中上銀基金、招商基金、長安基金持倉的貴州茅臺在凈值中的占比分別為9.86%、8.74%和8.34%,排在前三;渤海匯金、天治基金、華泰保興基金等11家基金公司所持有的貴州茅臺在股票投資市值中的占比超過了10%,渤海匯金、天治和華泰保興基金的貴州茅臺持倉在股票投資市值中的占比依次是19.36%、14.3%和13.38%。
從基金明細來看,796只基金持有了貴州茅臺,其中上證50ETF、易方達消費行業和易方達上證50指數C持股數量最多,排在前三。
貴州茅臺在國泰國證食品飲料A、嘉實中證主要消費ETF、匯添富中證主要消費ETF的凈值占比分別是17.46%、16.49%和16.04%,根據資訊統計,貴州茅臺持倉在凈值中的占比超過10%的基金共有14只,在凈值中的占比超過9%的基金則有65只。
從三季度持倉情況可以看到,作為公募基金的“心頭好”,貴州茅臺、美的集團、五糧液均是公募的十大重倉股。三季度公募持倉中,白酒占比4.89%,同期白酒市值占A股市值4.65%(截至2018年9月30日),持倉比例較二季度數據5.15%有所回落,但仍屬超配。此番貴州茅臺引發的白馬股大跌,對機構而言影響不小。
29日下午收盤后,上述北京一位常年關注消費板塊的公募基金經理與第一財經私下交流時表示,像茅臺這樣,業績遠低于預期的股票大多還是個案。雖然總體走弱,但大部分公司低于預期的幅度并不大。不過他也坦言,茅臺跌停打擊了大家對消費板塊的信心。
融通基金策略分析師劉安坤認為,大消費的回調主要是因為三季報業績低于預期。截至目前,A股近八成上市公司公布了利潤數據,預計非金融企業的盈利增速將由中報的23%下降至三季報的20%左右。
10月27日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6.2%,增速比1~7月份放緩0.9個百分點;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196.9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比7月份放緩7個百分點。
劉安坤表示,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或將開始趨勢性回落,這也預示著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將進一步回落。不過他也判斷,四季度盈利增速預計將進一步下降;行業方面,必需消費、上游周期品、金融股或有所改善,這一趨勢或將在2019年中報有所改觀。
同樣,家電板塊也迎來大跌,家電(中信一級行業)大跌6.04%,美的集團(000333.SZ)跌停,小天鵝A(000418.SZ)大跌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