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全部公布。
搜狐財經統計數據顯示:1-9月,19家白酒上市公司共創造營收1816.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6%;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630.3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0%。
相比與去年同期,白酒行業整體增速放緩趨勢明顯。2018年前三季度,19家白酒上市公司營收、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4.7%和30.4%。對比之下,今年營收增速下降了7個百分點,凈利增速下降了13.4個百分點。
“預測到2020年,白酒產業會遇到一些在發展中積累的問題,有可能進入調整階段。”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近日在上海酒博會中表示,一個產業的成長往往具有周期性,我們希望這是一個比較緩和的調整,能夠為酒業帶來一個長遠的、更好的發展機遇。”
第三季度6家企業凈利潤下滑
根據數據,第三季度共有6家白酒上市公司凈利潤出現下滑,洋河、順鑫農業、口子窖、老白干酒、酒鬼酒、金種子酒分別下滑23.07%、69.71%、1.80%、20.99%、39.50%、808.98%。
業績下滑的酒企中,既包含一線酒企,也有酒鬼酒、金種子酒等區域酒企。
對于業績下滑原因,洋河表示主要系主動控貨帶來的影響。
據華創食飲研報指出,從今年二季度以來,洋河對于此前公司長期逐步積累的問題進行全面解決,如渠道庫存偏高、部分地區壓貨、廠商關系不和諧、核心產品渠道利潤下降帶來的市場秩序等問題。
“我們很清楚,只要控貨就會引發業績下滑,業績下滑就會帶來各方面的壓力。但我們同時也很清楚,只有勇敢的面對問題,務實地解決問題,才會有更加美好的未來。”洋河方面表示,洋河對海天夢等主導產品實行控貨始于今年6月,經8月份調研后發現,控貨仍未達到目的,因此在三季度,洋河繼續實施控貨政策,因此也對三季度業績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牛欄山母公司順鑫農業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6.46億元,同比增長34.25%;凈利潤卻只有0.17億元,同比下降69.71%;公司毛利率僅為28.84%。
財報中,順鑫農業并未給出三季度凈利大幅下滑的具體原因。不過從財報數據來看,三季度順鑫農業銷售費用達1.76億元,同比增長109%,巨額的銷售費用拖累了業績。
山西證券研報指出,順鑫農業確認世園會和冬奧會贊助等費用在3000-4000萬之間;同時牛欄山酒廠為了應對四季度以及春節提前等因素,在三季度加大了市場投入,費用在6000-7000萬之間。
與順鑫農業相同,營銷費用大幅增長也成為酒鬼酒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根據財報,酒鬼酒今年第三季度銷售費用為9719.61萬元,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50.53%。
此外,酒鬼酒表示,第三季度主動停貨控貨帶來業績影響,并非是公司營銷受到阻礙,公司全年規劃也不會受到影響。
對于口子窖、老白干酒、金種子酒等區域酒企來說,銷量下滑、市場受到擠壓是不爭的事實。
第三季度口子窖高檔白酒、中檔白酒營收分別下滑1.1%、-12.08%;老白干高中低檔酒都在下滑,分別下滑5.8%,3.4%,27.5%
方正證券則在研報中指出,老白干酒2019年第三季報低于預期,主要是今年來去庫存和調結構持續進行,加上第三季度河北省內白酒消費受到較大影響,老白干酒第三季度收入利潤均出現負增長。
常年積弱的金種子酒虧損加劇,前三季度凈虧損7100萬,同比下滑4500%。中高檔白酒、普通白酒營收下滑93%和99%。
由于經營業績連續下滑,金種子酒還曾收到上交所問詢函。金種子酒解釋稱,隨著消費的持續升級,市場主流價位上移,公司主流產品已逐漸脫離市場主流價位,導致產品銷售出現逐年萎縮。
顯然,三季度,無論是一線酒企還是區域酒企,主動控貨、銷量下滑、增速放緩成為關鍵詞。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隨著消費認知的變化,區域弱勢品牌下滑是必然的;而一線酒業績下滑關鍵問題在于高端產品的缺失。
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向搜狐財經表示,這些現象說明白酒整體消費市場需求放緩,企業之間的壓價競爭加劇。“也說明在多數酒企在高端化過程中遇到價格管理的難題,由單純的追求規模增長開始轉向以穩定產品結構、市場渠道信心為主的市場良性發展。”
白酒行業即將面臨調整大勢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表示:“預測到2020年,白酒產業會遇到一些在發展中積累的問題,有可能進入調整階段。”
渤海證券研報表明,前三季度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產量同比下降 1.8%,白酒行業整體需求呈現出疲弱的跡象,未來將會出現龍頭企業集中度的加速提升,同時也伴隨著企業間的加劇分化。
行業調整的趨勢也已經從三季度報顯現。洋河對于市場的調整最終表現出三季度業績下滑,率先撕開了新一輪行業調整的口子。
而除了洋河之外,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汾酒、古井貢酒等頭部酒企卻仍然保持著較高增長,不過增速下降卻已經是事實。
茅臺今年前三季度營入同比增長15.53%,凈利潤同比增長23.13%;而去年同期,茅臺的營收和凈利的增速還分別為23.56%和23.77%。
五糧液今年前三季度營入同比增長26.84%,凈利潤同比增長32.11%;而去年同期,這兩項增速指標分別為33.09%和36.32%。另外瀘州老窖、汾酒、古井貢酒等也出現相似增速下滑的情況。
蔡學飛認為,如今一線酒企的增長更多依靠的是自身品牌勢能的自然釋放帶來的價格以及產品架構的升級,同時對于渠道進行了掠奪式的占有。“在新一輪的行業調整周期,一線酒企應該更加注意自身的輿論風險與品牌價值維護,甚至是作為品類領袖,引導相關品類的發展。”
如果以洋河主動調整市場為行業新周期的標志,大部分一線酒企仍能以品牌支撐發展,而二三線酒企在行業新一輪調整周期中無疑面臨著更大的困難。
朱丹蓬認為,在行業調整期,二三線酒企應該采取收縮戰略。“適當的收縮市場和渠道,資源聚焦到最核心的市場、渠道、產品以及客戶上去。只有這樣才能夠保住核心市場,跟名優白酒的市場下沉競爭。否則的話,因為二三線酒企抗風險能力弱,繼續貿然全國化肯定會陷入困局。”
蔡學飛也認為,二三線酒企由于品牌號召力與市場議價能力較弱,應該重新聚焦,完成核心產品與市場的突破,同時積極轉型,擁抱新零售、酒莊經濟等新型創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