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的A股市場,從3100點起步,震蕩上行至目前的3400點,整體上漲約10%,幅度似乎并不大,但其間上演的結構性牛市及其衍生出的賺錢效應絕對不容小覷。
近日,伴隨著“股王”貴州茅臺股價登上600元、市值攀升至8000億元大關后,以其為龍頭的釀酒股的結構性牛市行情呈現在了A股投資者面前。公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以來酒類股整體漲幅已經超過40%,五糧液等3只股價翻倍,白酒B杠桿基金漲幅超170%。
在突破8000億市值大關后,貴州茅臺下一步若能登上萬億市值,將成為A股市場上的矚目之舉。然而,眼下并非所有的專業投資者都看好茅臺能順利登頂萬億市值,其中證金公司已經連續六個季度對其進行減持,另外也有國家隊基金在三季度對其進行了大比例減持。
“再好的股票經歷過短期的大幅上漲后,都應該有一個整固的過程,否則強勢背后大概率反映的是牛市泡沫。”華南一家大型公募投資總監稱,“貴州茅臺萬億市值絕非朝夕之間便能完成,需要更長時間的基本面去檢驗和印證其真實成長性。”
白酒的瘋狂
2017年A股市場出現的明星很多,比如方大炭素2個月時間股價增長2倍,中國平安市值站上萬億,等等。但如今市場關注度高的則是滬深兩市第一大高價股——貴州茅臺。
10月26日、27日,受益于亮眼的三季報業績提振,貴州茅臺兩個交易日分別上漲6.97%、7.36%,接連刷新歷史新高,其市值站上8161億元的歷史高點。貴州茅臺穩坐全球第一大市值釀酒股,相較第二名帝亞吉歐(DEO)940億美元(折合6248.462億元人民幣)的市值,整整高出30.6%。與此同時,茅臺也比國內第二大白酒股五糧液2581億元的市值高出了2倍多。
在迭創天價與新高、市值攀升至8000億面前,貴州茅臺的賺錢效應顯而易見。今年以來,貴州茅臺股價近乎翻倍,漲幅高達98.45%。從最近一年多來的走勢來看,在茅臺身上似乎印證了一句股市格言:每一次調整即是買入的好機會;今年以來,它每一回的調整時間均十分短暫,最大回撤均控制在7%以內。
從過去一個半月市場行情來看,A股投資者對茅臺的熱衷度可見一斑。9月中旬,A股市場出現調整走勢,在新能源汽車、白馬股行情暫時熄火之后,市場難覓二級市場上相對有確定性增長的板塊。
“當時我覺得可能有三大板塊有機會,一是釀酒、二是券商、三是醫藥。”上海某資深投資人張華(化名)稱,“看好券商股,主要考慮到A股市場接下來會上3400點、券商股今年以來沒怎么漲、兩融余額也在向萬億靠攏;醫藥股的板塊也是滯漲;白酒出現了調整,中長期業績相對有保證。”
張華當時重倉的是券商股,但令他沒想到的是,他看好的三大板塊中表現最為強勢的是白酒股,最差的則是券商股。據Wind資訊統計,中證酒指數(399987.SZ)自9月11日至今反彈幅度超過了18%,其間貴州茅臺鋒芒畢露,成為帶動整個釀酒板塊上漲的龍頭。
“洗洗更健康。”國內一家中等規模的指數增強基金的基金經理稱,釀酒板塊在8月末9月初的那波調整之前,剛剛經歷過了二三線品種的補漲。以山西汾酒為例,在7月18至9月18日短短的2個月時間里,其漲幅超過70%,其表現遠遠超越了同期貴州茅臺10.86%的上漲幅度。
當一二三線品種全面上漲過后,釀酒板塊出現了正常性的回調,一個月內指數調整了5.38%。只不過,很快貴州茅臺再次崛起,并帶動整個板塊爆發。張華分析稱,白酒板塊再度崛起并非偶然,一方面當時的A股市況不是太好,上證指數出現調整的同時諸多個股跌幅較大;作為消費類股,釀酒板塊具有一定的防御性,同時業績增長相對穩定。
據基金三季報信息,截至9月末564只基金持倉貴州茅臺4551.2517萬股,總市值高達235.6億元,僅次于中國平安,位列滬深兩市第二大基金重倉股。實際上,鑒于三季報只公布了基金十大重倉股的局限性,真實的基金持倉總市值顯然會更高。
茅臺的表現未讓機構失望。10月25日晚,貴州茅臺(600519.SH)公布的2017年三季報業績超乎市場預期。2017年前三季度貴州茅臺實現營業收入424.50億元,同比增長59.4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99.84億元,同比增長60.3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母凈利潤為200.87億元,同比增長60.12%;基本每股收益15.91元,同比增長60.31%。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82.60億元,同比增長115.8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87.33億元,同比增長138.42%。
招商銀行研究員楊勇勝認為,公司三季報在加大發貨及出廠價提升背景下,收入業績均有翻倍以上增速,顯著超越市場預期,且市場批價依然堅挺,經銷商貨源緊張,再度驗證終端強勁需求。預計四季度發貨節奏雖有小幅回落,但收入增速仍有望維持30%以上增速,業績受益費用率下降,增速更快,展望來年量價齊升軌道,公司市值必將加速進擊。
機構的“恐高”
截至10月29日,茅臺市值業已登上8000億市值的寶座。若接下來延續強勢,那萬億市值顯然并無遙遠。按照12.56億股的總股本,貴州茅臺股價逼近800元之時,便是市值登上萬億大關之際。截至目前,A股萬億市值俱樂部僅有工商銀行、中國石油、中國平安等六只藍籌股。
在貴州茅臺無限風光之際,并非所有的機構投資者都對其報以樂觀預期。10月27日,在貴州茅臺在縮量上漲7.36%的當日,來自境外的資金對其進行拋售。貴州茅臺當天被北上資金賣出9.71億元,創其納入滬港通標以來最高紀錄;凈賣出高達4.63億元,創1月來單日最高紀錄。
另一方面,證金公司已經連續6個季度逢高減持貴州茅臺。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2017年9月末證金公司持倉貴州茅臺1962.3222萬股,相較2015年三季度末的3756.3128萬股的持股減少了1794萬股。即便如此,證金公司對貴州茅臺投資收益驚人。以三季末持有的1962.3222萬股為例,這部分籌碼的收益已經超過了2倍多。
與證金公司的逢高分批次減倉相比,國家隊基金對貴州的茅臺的減倉幅度更為直接。近日,參與過股災救市的嘉實新機遇公布的三季報顯示,十大重倉股未有有貴州茅臺的身影。但早在6月末該基金還大幅持倉貴州茅臺77.32萬股。若未減持,在9月末其持倉貴州茅臺的市值超過4億元。鑒于該基金第十大重倉股大秦鐵路的持倉市值為2.43億元。由此可見,三季度嘉實新機遇至少減持了40%的貴州茅臺持倉。
減持貴州茅臺或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機構投資者的恐高情緒。今年以來,A股市場上演了釀酒板塊的一場牛市行情。據Wind資訊統計,2017年至今,中證酒指數整體上漲了42.06%,其中漲幅翻倍的成分股有山西汾酒、水井坊、五糧液,對應的漲幅分別為136.9%、134.4%、101.3%。而截至目前,具有杠桿功能的白酒B今年以來累計漲幅達到了173%。
上海一家私募基金經理稱,二級市場上的優異表現充分肯定了釀酒板塊的價值,但能否維持這種強勢還需要后續基本面的配合。正常而言,在大幅上漲過后,市場對于茅臺的投資偏好將有所下滑。即便貴州茅臺可以在未來多年仍舊維持高景氣度登上萬億市值寶座,但短期出現區間整固的概率較大。“如果短期仍舊大幅上漲的話,那泡沫的成分居多。”
“激進的投資者可以享受茅臺的泡沫,謹慎者似乎可以回避整個白酒板塊。”該私募基金經理進一步指出,“A股市場有很多相對確定性的題材,茅臺再度出現爆發式增長的可能性正在降低,從600元到1000元漲幅超過65%,如此行情并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