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10月,也許對于部分行業來說依然平淡無奇,但對于白酒行業來說絕對是一次資本與市場的雙雙狂歡。尤其是白酒龍頭茅臺的股價在一片議論爭議之中于10月26日首次突破600元大關,這讓資本界不禁望洋興嘆,茅臺搖身一變成為了和房價并肩的投資領域。
與此同時,更讓企業開心的是,10月25日和26日,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和汾酒等多家白酒企業率先發布了2017年三季報,報告顯示這四家白酒企業均業績不俗。加上快速飛漲的股價,白酒企業們今年穩坐一個豐收年。不過,開心之余,也不乏理性投資者,《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近日,有一些外資連續撤離白酒股跡象,據同花順統計,近來外資累計凈賣出茅臺股份達8.44億元,這與內資投資機構與股民們對待茅臺股價看法兩重天。
白酒業績全線飄紅
10月26日晚,五糧液披露了最新的業績快報。根據公告內容顯示,2017年1-9月,五糧液營業收入219.78億元,同比增長24.17%;凈利潤69.65億元,同比增長36.53%;瀘州老窖實現營業收入72.8億元,同比增長23.0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97億元,同比增長33.11%。
不過,在眾多表現搶眼的白酒業績報告面前,茅臺的業績是最出類拔萃的。
根據貴州茅臺發布的2017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4.5億元,同比增長59.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9.83億元,同比增長60.31%;基本每股收益為15.91元,同比增長60.31%。
對于營收增加的原因,貴州茅臺表示,主要是本期銷量增加所致。對此,《華夏時報》記者查閱貴州茅臺三季報數據顯示,茅臺酒在報告期內實現銷售收入384.04億元,系列酒收入為40.18億元;按照銷售渠道來看,直銷帶來的收入為40.03億元,批發帶來的收入為384.19億元;根據地區劃分,國內實現銷售409.94億元,國外僅有14.2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貴州茅臺銷售費用在報告期內同比增長201.92%,銷售費用為19.77億元。對于銷售費用增加的原因,貴州茅臺表示主要是本期公司推進“133”品牌戰略及醬香系列酒“5+5”市場策略,增加市場投入所致。
“根據公司的發貨節奏和傳達的信息進行判斷,公司提升出酒率、減少定制酒和開發酒以補充普飛的供應量等措施都有明顯的效果。目前來看,供給問題有所緩解。” 太平洋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中稱,“但長期看,供應偏緊仍需解決。在價格體系相對穩定可控的前提下,我們維持明年提高出廠價的判斷。按照目前的價格狀況,預計普飛提價22%左右至999元/瓶。”
對于這波漲價潮,有白酒經銷商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白酒敢于漲價彰顯行業成功轉型,已經度過了艱難的調整期”。不過也有人預測酒業大環境仍未能好轉,白酒行業全面復蘇至少要到2017年底。
茅臺股價瘋漲
對于白酒企業們來說,業績上漲是一方面,股價的飛漲則是令人意外的另一個“戰果”。
可以說今年來,在貴州茅臺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相關白酒紛紛提價,業績與股票也均取得不錯漲幅,A股市場再現喝酒行情。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跟隨茅臺的漲價潮,二三線白酒也不斷提價。中秋和國慶雙節前后,古井貢酒(000596)、洋河股份(002304)、劍南春、瀘州老窖、今世緣、郎酒、金徽酒等白酒紛紛提價。
白酒行業分析師楊承平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二三線白酒提價空間充足,彈性較大,將充分受益提價后帶來的凈利潤上升。由于四季度為白酒消費旺季,在龍頭茅臺控量保價的政策下,部分高端白酒需求下移至次高端白酒,造成次高端白酒的高度景氣。當前次高端白酒處在量價齊升階段,業績彈性較大。
與此同時,有行業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年初至今,A股18家白酒公司中13家公司股價錄得上漲,其中10家漲幅超過50%。山西汾酒、水井坊(600779)、五糧液、貴州茅臺、瀘州老窖等年初至今漲幅居前,分別漲127.61%、122.66%、92.60%、83.82%和81.87%。
而茅臺更是以7100億元的市值擠入A股市值前十,目前暫居第9位,與7155億元市值的中國石化比肩。茅臺用9個月的時間市值增長了3000億元,相當一個萬科A的市值,另外,目前A股超過3000億元市值的上市公司僅有21家。
內資與外資持不同態度
當10月26日,茅臺站到600元高點時,那些曾經因為一年時間以來300元、400元、500元關口沒有下手的股民們后悔不已。
但是《華夏時報》記者也注意到,就在前幾日,白酒股曾出現過短暫的幾日連續下跌。其中,10月18日,貴州茅臺發生1筆大宗交易。這筆交易即為當天第1筆交易,成交價格為560.72元,成交1.79萬股,成交金額1003.69萬元。業界分析指出,目前尚不確定這一筆交易屬于外資還是國內資金套現。此前于9月29日,貴州茅臺現身滬股通十大成交活躍股,位居滬股通港資成交額第1位,其中,買入8348.79萬,賣出3.25億,凈賣出2.42億。
據同花順統計,貴州茅臺近一個月上漲15.75%,上榜滬股通18次,外資累計凈賣出8.44億元。外資頻頻撤退,茅臺估值“山窮水盡”了嗎?
目前從內資機構的狂熱態度來看,并沒有。
有券商分析師認為,貴州茅臺股價的輝煌還在后頭,紛紛上調其盈利預測和目標價至650元以上。招商證券看高股價至640元,太平洋證券上調目標價至660元,國泰君安上調至670元。定價高的當屬中金公司,早前中金將茅臺目標價定為692元。
另外,招商證券也認為,2018年春節旺季后公司提價概率提升,看好明年量價齊升。國內市場的投資風格正在發生變化,那些真正有競爭力、業績能夠長期穩定增長的公司,未來估值還將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