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茅臺王牌產品的茅臺酒,目前支撐了公司九成左右的營業收入。
原本被市場寄予厚望的白馬股貴州茅臺(600519.SH),最新公布的三季報業績不及預期僅增長11%,外加上國有股東減持套現逾200億元,雙重因素打擊下,10月26日當天,股價大跌4.22%。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貴州茅臺實現營業收入672.15億元,同比增長10.3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8.27億元,同比增長11.07%。這樣的業績增速不及去年同期,同時也較今年中報略微放緩。去年同期以及今年中報中,茅臺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速分別是23.13%和13.29%。再細看今年第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增速,僅為6.87%,較第二季度也環比下滑了約2.05個百分點。
作為茅臺王牌產品的茅臺酒,目前支撐了公司九成左右的營業收入。
茅臺酒的銷售渠道,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傳統的批發渠道,二是直銷渠道。減少對傳統渠道的依賴,同時培育直銷渠道的拓展,是近年來茅臺力推的營銷改革。伴隨著營銷渠道的改革,此次三季報,批發渠道的銷售額和直銷渠道的銷售額增長呈現“冰火兩重天”的表現。今年前三季度,茅臺酒通過批發渠道銷售了587億元,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不超過1%;而茅臺直銷渠道的銷售達到了84.3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大增171.77%。與此同時,茅臺直銷渠道銷售額占公司營收比重也從今年一季度的8%提升至今年三季度的12.5%,這在此前絕無僅有。
有市場觀點認為,在第三季度中,茅臺對傳統批發渠道的控量是導致三季報業績低于預期的一大因素。
興業證券發布研報認為,茅臺三季報業績增幅收窄,主要受發貨量較少影響,而并非需求變弱。報告期內茅臺酒、系列酒分別貢獻收入601.45億元、70.00億元,茅臺酒同比增長11.73%,系列酒基本持平。茅臺酒消費場景多樣化、需求強勁,即使面臨疫情依舊保持兩位數增長,系列酒由于聚飲消費場景缺失而產生一定影響,同時公司優化營銷網絡布局,減少301家醬香系列經銷商,預計系列酒受此影響較大。整體來看,由于今年是“十三五”收關之年,千億目標已達成,業績釋放動力相對不足。
“雖說今年第三季度白酒銷售旺季,但茅臺有別于其他白酒企業,公司的發貨量情況要考慮全年總量情況,因此,控量和控價問題會長期存在。”北京一位私募人士對記者表示。
不過也有人提出異議。上海一白酒券商分析師認為,茅臺對傳統批發渠道的經銷商茅臺酒配額是固定的,即發貨量在年初的合同就有規定,因此不存在控量發貨問題。“大家對茅臺業績的理解還是有些偏差,今年茅臺酒的出廠價格對比去年有所提升了,且發貨量有所增加,但大家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前兩年的業績基數是有些不太正常的,含有之前將隱藏的利潤進行釋放的因素在內。”
那么,茅臺未來的增長空間何在?茅臺國有股東在第三季度的一筆“兇猛”減持,也一度讓市場產生恐慌情緒。2019年四季度新進的第三大股東貴州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責任公司,三季度減持了1675.2585萬股,三季度茅臺成交均價為1678.75元,以此估算,減持套現281.234億元。貴州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責任公司是貴州省財政廳的全資子公司。去年12月份,貴州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責任公司從茅臺集團手中無償受讓了5024萬股份。
“在我看來,茅臺目前的業績表現,還是屬于正常范圍內。如果茅臺不直接提高出廠價,或者是變相提高直供渠道供價的話,公司未來的增長幅度會維持在10%左右,公司的增速不會太快。目前茅臺酒也在進行擴產中,目的是可以支撐它未來的一個增長。”上述白酒分析師說。
此次三季報中,茅臺方面表示在加快建設“十三五”中華片區茅臺酒技改工程及其配套設施項目和3萬噸醬香系列酒技改及配套設施項目。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在建工程投入的金額較去年同期增加了45.29%,達到36.60億元。
“今年茅臺酒生產量是受制于五年前基酒量結果。在我看來,只要茅臺酒產量增加以及出廠價和市場價存在巨大價差,我就持股不動。”一位茅臺機構股東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