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白酒股繼續下跌。搜狐酒業統計發現,除伊力特、ST皇臺(停牌)外,其余17家上市白酒全線下跌。
截至收盤,白酒板塊重挫2.34%。水井坊、瀘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跌幅超過6%;口子窖、順鑫農業、舍得跌逾5%;而白酒龍頭茅臺、五糧液跌幅分別為3.46%和4.02%。
業內人士分析,白酒股集體下跌或與“高檔酒將提升消費稅”傳言有關。中國酒業協會對媒體明確表示,“提高白酒消費稅屬誤傳”。同時,國家稅務總局已要求各省市稅務局通知當地主要酒廠,第三、四季度消費稅可以申請緩交。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據了解,消費稅是白酒行業最重要的稅種,由政府向消費品生產商或加工商等征收,F行白酒消費稅仍執行2006年制定的10%-20%的從價稅率(糧食類白酒、薯類白酒 20%、其他白酒10%)和0.5元/斤的從量稅。
事實上,早在2015年2月,國稅局在加強稅種征管若干意見中提到“ 要加強白酒消費稅稅基管理,核定大酒廠白酒消費稅最低計稅價格,保全稅基,增收消費稅”。
2016年9月,化妝品行業成為首批出臺調整細則的消費稅改革對象,再度引發酒業對于消費稅調整的關注。有消息稱,煙酒類產品消費稅率可能面臨上調,且征收方式有望在2016年內調整完成。
搜狐酒業發現,白酒行業毛利率一般在50%以上。特別是高端白酒,2017年財報顯示,茅臺毛利率為89.83%,而五糧液、洋河也在60%以上;而光瓶酒代表牛欄山二鍋頭毛利率為46.48%。
“煙酒加稅的調整已經醞釀了接近3年。”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對搜狐酒業表示,這是國家對于高毛利行業進行管控,從而在整個消費品市場,實施精準的稅率。即毛利高的提高稅率,薄利多銷的行業進行減免。這是國家在整個稅收方面做出的重大調整,更加接近市場化,接近市場需求。
消費稅是白酒行業第一大稅種。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貴州茅臺“稅金及附加”總計84.04億元。其中,當期繳納消費稅達63.79億元,同比增長25.2%,占稅金及附加近76%。而同期營業收入為582.18億元,消費稅接近于營收的1/10。
而對于毛利率較低的光瓶酒,其消費稅占比收入也較高。2017年順鑫農業繳納消費稅10.9億元,占當期繳納消費稅84%以上,接近于白酒收入的17%。此外,汾酒等次高端白酒的消費稅/營收占比也超過15%。
“價值型的白酒沒有太大的關系,價格型的中小型酒企生產比較困難。”朱丹蓬分析指出,消費稅調整是國家進一步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舉措,雖然會對酒企造成重大影響,但對于淘汰落后產能,中國白酒行業的洗牌、產業結構的提升反而是一個推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