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國慶中秋長假期間零售業整體回暖的趨勢進一步明顯,其中國酒、國貨家電是大贏家。僅來自天貓的數據就顯示,國貨家電銷售增長300%。
尤其是國慶期間白酒市場銷量同比繼續增長并達到20%左右的平均漲幅,昨日白酒股全線飄紅。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一個半月內是白酒市場的“消化期”,12月份有望出現小高潮。
家電
國產家電銷售成倍增
長假期間,許多消費者也大量購買家電商品來實現提升生活水準。以天貓大家電成交金額看,1~8日,國產品牌格力、海爾等品牌分別同比增長300%、100%,成為大家電銷售主力。
與往年消費者普遍關注家電價格的情況不同,這個長假期間,有助提升家庭生活品質的“樂活型”商品開始走俏。其中,139.7厘米以上的大屏電視銷售同比增長180%,滿足二胎家庭需求的壁掛式洗衣機同比增長60%,能解放雙手的洗碗機同比增長77%,能促進健康睡眠的智能床墊同比增長72%。
旅游業數據
出境游“火力全開”
全家出游成主流
今年,國慶、中秋相逢形成8天“超級黃金周”,使得旅游消費爆棚。
途牛旅游網監測數據顯示,27%的游客出游時長在5~7天,23%的游客出游時長在7~9天,17%的游客出游時長超過9天。有不少游客為避開景區“人海”而選擇錯峰出游,其中,選擇在9月29日至9月30日提前出游的游客占比達到21%,選擇10月9日以后再出游的客人占比也達到9%,整個黃金周出游熱潮將一直持續至10月13日左右。
26~35歲的年輕人成為國慶出游主力,占比約為49%,全家出游成為國慶長假的主流方式。上海、北京、南京、天津、深圳、廣州、杭州、武漢、成都、沈陽是十一出游熱情最高的國內城市。
受世界各目的地國家簽證中心的新增、更多海外直航的開通、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高等利好影響,出境游迎來小高峰。途牛旅游網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十一期間選擇出境游的游客人次占比近三分之一。今年十一黃金周出境長線游熱門目的地國家前十名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埃及、德國、阿聯酋、俄羅斯、土耳其、芬蘭。
此外,10月4日恰逢中秋節,乘坐郵輪體驗“海上生明月”受到越來越多游客的青睞。從郵輪航線的選擇上看,華東、華北港口出發的客人仍以日本航線為主,而華南方向出發的客人則更青睞東南亞航線。
白酒
市場銷售大增 白酒股全線飄紅
昨日,白酒股幾乎全線飄紅,貴州茅臺(600519)漲1.96%,達527.77元,古井貢酒(000596)漲幅更是達到4.82%。據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的調查結果,今年國慶期間全國白酒的銷售量同比增長20%左右。而據天貓數據顯示,今年國慶期間酒水消費比去年提升了130%左右。
市場仍存官方價和“浮動價”
亮劍咨詢總經理牛恩坤觀察到,以劍南春在河南安陽市場為例,出現了銷量大漲的現象,而茅臺、五糧液的價格雖沒大漲,但一貨難求的現象仍存。
據悉,市場依然存在兩個價格——官方價和“浮動價”,即在不同地區、面對不同客戶、不同數量的訂單,都有不同的價格。有酒商透露,目前五糧液的市場價在1100元左右,而茅臺飛天的市場價格已達約1900元,個別地區的最高價格甚至已接近2000元。
朱丹蓬發現,白酒的銷售存在高端化、批量化兩個特點。國慶期間,舍得、郎酒、瀘州老窖、洋河的銷售相對有較大的增幅,個別盤子較小的品牌增幅高于20%的平均水平,如舍得在北京、河南、成都、浙江等地的銷售增幅就超過了30%。而廣東跟往年增幅接近,達到15%左右。朱丹蓬解釋稱,這是因為廣東的消費以洋酒、紅酒為主。
中檔白酒市場競爭慘烈
記者登錄多個電商平臺發現,不少白酒依然在促銷,有的標著“特價”,有的贈送小禮品,有的干脆“買一箱送一箱”。有業內人士表示,電商肯定要多找一些噱頭來延續長假行情。
牛恩坤告訴記者,今年的國慶節與最近兩年比所有變化,消費分層嚴重,“高端名酒市場占比越來越高,社交和收藏屬性兼備的高端產品超出了白酒消費的功能。”其次,中檔白酒競爭慘烈,一方面反映是民間酒類消費的深厚基礎,另一方面則反映了名酒系列產品下沉和地方名酒的競爭白熱化。“低端消費的理性和價值升級是低端白酒未來的主旋律。”他認為,白酒市場一邊是老牌低端產品忙促銷,一邊是新興品牌忙娛樂。
未來一個半月是“消化期”
節后白酒市場行情會怎么走?牛恩坤認為,第四季度壓貨和促銷應不再是“主旋律”。
朱丹蓬則分析稱,未來一個半月,是白酒市場的“消化期”,市場趨向平淡,但預計跟往年同期相比仍會有小幅增長,而市場可能在12月掀起小高潮。朱丹蓬認為有一些現象比較明顯,比如名優白酒還是會保持比較強勁的勢頭,但整體成交量可能會略少于2017年春節;其次不排除個別二線品牌會“掉隊”,放緩增速。他尤其提到注入古井貢酒、口子窖等品牌的價格在某些競爭激烈的地區有可能出現下滑。
“今年白酒市場的變數不會太大。”牛恩坤稱,任何一個品牌都是經歷過長期積累和堅持不懈的結果,白酒行業鮮有爆品,是因為每個大單品都是時間價值的積淀,因此今年整個白酒大盤會略有上漲,但與前兩年變化不大:“行業還沒有真正走出低谷,如何與新生代消費者連接是所有白酒品牌的新課題。”
焦點關注:
A股熱點是轉向價值還是成長?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張忠安)周一A股多數個股高開低走,有色等強周期股紛紛跑輸大盤。有機構表示,四季度A股熱點將會轉向。是轉向價值股,還是成長股?眾說紛紜。有市場人士稱,10月份將是三季報行情集中爆發期,如果市場波動率維持低位,在機構排名等因素下,不排除資金重回“抱團”價值白馬股。但隨著中小創業績回升,優質成長股配置機會也在增多。這也意味著,投資者再度均衡配置白馬價值股和優質成長股。
周期股
年底行情或逐步降溫
“三季報整體情況料不差,周期依然有配置價值,但已不建議增配與基建主線低相關的板塊。”在針對10月A股投資策略中,中信證券分析師秦培景表示。也有券商人士對記者表示,盡管其全年周期股盈利增速仍會非常高,但估值要進一步向上抬升存在一定難度。因此,三季報可能是年底周期股反彈的主要窗口期。
廣發證券分析師廖凌表示,周期股上漲的邏輯是產品漲價,但四季度需求端預期回落后使得上游周期品價格整體將弱于三季度,年內由價格上漲和預期修復抬升估值的最佳窗口期已經趨于結束。而且考慮到偏上游的煤炭、鋼鐵等行業杠桿率不低,估值要進一步向上抬升存在一定難度。
值得注意的是,十一長假期間,港股的內銀股和內房股大幅上漲,但到周一A股市場上,銀行和地產兩大板塊雙雙高開低走,工商銀行高開近5%,但收盤漲幅不足2%。地產股龍頭萬科A漲幅從5.22%收窄到0.84%。相反,家電、保險和白酒等白馬股和芯片、5G和軟件等成長股紛紛反彈。
年內熱點是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白馬股外,優質成長股也獲得資金關注,中小板和創業板周一分別上漲1.20%和1.22%,雙雙跑贏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和上證50指數。而未來A股熱點是白馬股價值股,還是優質成長股?
中信證券分析師秦培景認為,A股配置重心應逐步從周期股轉到價值股,如大金融和必需消費板塊。平安證券分析師魏偉則認為,雖然周期股行情可能在三季報后告一段落,但市場關注邏輯將從周期股轉向成長股,如人工智能、信息消費、新能源汽車等。且成長板塊業績預期在中報得到修正,預計2018 年業績將重回增長態勢。
有私募人士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表示,今年三季度周期股表現最好,目前市場需求過渡到新的熱點。“價值股前一段時間調整比較充分,可以成為比較好的過渡平臺。但從政策大方向看,在傳統行業產能消化后,一定會向新興行業發展,比如人工智能、高端裝備制造、信息產業、生物醫藥等等。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優質成長股潛力更大。”這位私募人士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