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至8月30日,A股中的白酒行業個股中報全部披露完畢,今年是白酒行業進入上升趨勢的第四年,上半年白酒上市企業營業收入合計1271.86億元,同比增長19.45%,歸母凈利潤443.02億元,同比增長25.64%,整體來看,上半年白酒上市企業業績表現良好,且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以及山西汾酒前五大白酒企業貢獻絕大多數營收及利潤,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頭部前5家白酒企業上半年取得不錯的成績。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從全行業數據看,白酒整體消費量在2013年后就基本不再增長,行業大的趨勢是價位升級和龍頭集中,“少喝酒、喝好酒”成為新的消費習慣。2019年1-6月,全國規模以上釀酒企業累計產量達到398.6萬千升,同比增長2.2%,營業收入累計達到4275.9億元,同比增長7.3%;利潤總額累計達到857.8億元,同比增長18.3%,而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在減少,企業虧損面有所增加,白酒業正加速向行業強勢品牌集中。2019年1-4月,虧損的白酒企業數達到136家,虧損面為11.56%,虧損企業累計虧損額3.97億元,同比增長6.3%。
高端及低端酒持續高增長
我國白酒價格帶大致可以分為高端、中高端、中低端以及低端四個等級,通常將單品600元價格以上的酒分為高端,主要代表有茅臺、五糧液、國窖1573;而單品價格在300元至600元之間的白酒劃分為中高端,主要代表有洋河、酒鬼酒、水井坊等;將單品價格為50元至300元之間的劃分為中低端,主要代表有古井貢酒、老白干、口子窖等;而50元以下的則為低端酒,主要代表有老村長、牛欄山二鍋頭等。
由此,可以將目前A股上市白酒企業大致分為上述4個等級,其中高端酒目前依舊以茅臺、五糧液及瀘州老窖為代表,低端酒僅順鑫農業一家,大部分白酒企業卡位在于中低端。
從單季度營業收入來看,今年二季度上市白酒企業基本上營收同比增長在兩位數以上,保持較快的增長。上市白酒企業中,除了伊力特、金種子酒、金徽酒以及青青稞酒二季度營收同比下降以外,其余基本上保持正增長。
按照中位數增長排序分別為中高端(29%)>高端(26%)>低端(12%)>中低端(8%)。上半年中高端白酒表現較好,主要為水井坊、酒鬼酒等規模較小,業績基數低,因此導致上半年整體業績增長較好,但是也要注意到,中高端白酒中洋河以及舍得酒業二季度僅僅實現個位數的增長;而上半年二季度三家高端白酒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在業績增長方面,高端白酒表現較為穩健。
實際上,上半年中低端白酒業績分化較為明顯,今世緣因次高端國緣酒以及南京市場持續爆發,因此延續一季度的高增長,而古井貢酒從一季度的43%增速下降至4%,迎駕貢酒則從一季度的3%上升至20%,可見中低端白酒方面業績分化較為明顯,而業績分化主要為各家公司的打款政策以及渠道鋪設關系密切。
而低端酒目前僅順鑫農業一家,上半年公司白酒銷售收入66.58億元,同增15.3%,而受地產的拖累,導致公司二季度營收出現下降,也因此而導致公司現金流凈額出現負數。
歸母凈利潤方面,整體來看,上半年上市白酒企業歸母凈利潤增速高于營收增速,一方面得益于增值稅的下調,另一方面上半年大部分白酒企業上調價格。
中位數歸母凈利潤增速:高端(34%)>中低端(24%)>低端酒(17%)>中高端(7%)。整體看,三大高端龍頭(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繼續保持兩位數穩健增長。
自2018年二季度以來,高端白酒不斷高增長,茅臺去年三季度由于2017年三季度基數高的原因,導致去年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僅實現3%的增速,隨后幾個季度基本上都實現高增長的態勢。
而中高端酒及中低端酒二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化更為明顯,特別是屬于同一個價格帶的地方酒,頭部效應更為突出。典型的如蘇酒的洋河及今世緣,由于兩者基本上價格帶差不多,今年上半年洋河省內業務僅實現2.99%的增長;而今世緣今年上半年在蘇州省內取得非常好的業績,分區域看,淮安大區上半年增長16.65%,南京市場增長48.88%,徐州大區增長61.4%,蘇南大區和蘇中大區增速在30%左右,鹽城大區增速為10.89%。由此可見,同一地方,價格帶基本上差不多的白酒企業,會形成較為激烈的競爭情況。
預收款方面,從今年中報情況看,高端、中高端白酒企業預收款環比仍維持在高位。其中茅臺因營銷政策調整要求經銷商在6月底集中打款,并且6月集中發貨量中有一部分未在當季進行確認和結算,因此中報預收款環比提升8.8億至122.6億,預計下半年確認發貨后業績依舊會維持較高的增速。
而五糧液則由于今年營銷政策調整,年初經銷商已基本完成七代五糧液的打款,二季度正常發貨確認收入,預收款環比降5億元至43.5億元;公司第八代新品五糧液將主要在三季度投放,出廠價較七代提升12.7%,預計三季度開始對公司業績提升將有明顯貢獻。
瀘州老窖、口子窖、今世緣、山西汾酒等公司預收款環比有所提升,蓄水池保持在高位。
預收款一直被市場用來衡量白酒行業是否景氣的指標,而實際上,預收款會因為企業確認節奏、旺季時點以及渠道政策等因素的調整,而有所調整,因此預收款的變動需要辯證看待。通常情況下,企業一般提前50-60天開始準備旺季銷售,因此旺季前打款會導致當期預收款大幅提升;淡季發貨正常確認收入,預收款隨之降低。
銷售費用率方面,通常來說,二季度為白酒的淡季,也因為二季度為淡季,因此白酒企業二季度銷售費用率往往高于其他季度。具體來看,由于高端白酒企業市場話語權較高,因此銷售費用率方面會遠低于其他價格帶。
此外,上半年業績增長較好的中高端以及中低端酒企,銷售費用率也不低,如山西汾酒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3%,公司的銷售費用率為21.57%,較去年同期上漲3.58個百分點;今世緣,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9.4%,而公司的銷售費用率為12.85%,較去年同期上漲0.41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價格帶在中端的酒企,為了二季度實現較高的收入,公司在銷售費用上支出較高。
不過由于不同公司的經營節奏不同,且成長階段也不同,因此銷售費用率方面也會有所差異。
結語
總的來說,從白酒企業披露的中報來看,高端白酒表現較為穩健,且持續高增長,而中端酒企分化較為明顯,低端白酒由于市場占有率目前依舊較低等原因,隨著市占率的提升,公司業績也不斷上漲,總的來看,白酒行業頭部聚集效應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