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2017年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4%,繼續保持溫和通脹。其中,食品價格下降1.1%,非食品價格上漲2.0%。隨著國慶、中秋兩大節日來臨,在需求的拉動下,白酒將再次成為推高CPI的助燃劑,同時有望成為扭轉食品價格下跌走勢的“攔水壩”。
截至發稿時止,山西汾酒、沱牌舍得漲逾4%,古井貢酒、金種子酒、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個股均有拉升表現。
進入2017年以來,以茅臺為價格標桿,五糧液、洋河、汾酒、瀘州老窖、古井等酒企紛紛漲價,同時帶動二、三線區域名酒企的“跟風漲”,2017年1月份至7月份,酒類價格同比上漲1.8%。量價齊升的利好預期共同造就了白酒價格的一路飆升。
從白酒市場行情看,無論是國家級名酒的茅臺、五糧液、洋河、汾酒、瀘州老窖、古井等名酒,還是二、三線區域名酒都在“憋”兩大節日的來臨。
炎熱夏季,本應是白酒的淡季,卻有越來越多的酒企“淡季不淡”。名酒企業績再登高,次高端酒企性價比凸顯接力上揚。白酒市場在上半年業績增速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眾多場外資金持續向名優酒企集中,產品結構升級,產品價格提升,提振企業盈利能力和行業的士氣上揚。
連續多年酒企在做的培育消費者工作,也是初見成效。茅臺的一枝獨秀也逐漸演變成向高端、次高端酒企的百花齊放的轉變,未來,百家爭鳴將成為中國白酒行業的常態。
證據日報資料顯示,前一、二季度報中,白酒行業整體加速向上,貴州茅臺、五糧液、山西汾酒、瀘州老窖等白酒股價均創出歷史新高。茅臺、五糧液的大單資金流入均超過2億元。瀘州老窖、迎駕貢酒、洋河股份、口子窖、今世緣等大單資金凈流入也均在1000萬元以上。
在一線名酒企的帶動下,二、三線白酒業績回升明顯。隨著炎熱夏季的離去,9月份將成為白酒旺季的開始,并一直持續到春節的到來;10月份三季度報的出臺將繼續刺激白酒企業和白酒行業,繼續為元旦和春節打氣;“一帶一路”不僅讓更多的中國名酒走出去,“京津翼協同發展”戰略和“長江經濟帶”的影響更是將全國覆蓋。
三大關鍵點都有可能成為形成峰谷,刺激白酒持續上揚并延續到下一個峰谷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