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貴州茅臺收盤首度站穩1700元關口,報1706元/股,市值超過2.14萬億元。在龍頭帶領下,白酒板塊7月再度齊漲,板塊內多股飄紅。
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白酒行業漲幅為36.6%,在子行業中位居前15%。白酒股價暴漲是估值回歸還是最后瘋狂,白酒股還有上漲余地嗎?
為何一漲再漲:白酒是一門不差的生意
業內人士指出,白酒是今年結構性行情演繹之下頗有代表性的強勢板塊之一。從需求來看,年初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影響并未完全消散,白酒消費場景和終端需求顯然也并沒有完全恢復,作為可選消費的白酒,理應在需求和業績上承受不小的壓力,但板塊不少龍頭的股價在短暫的調整之后則迭創新高,茅臺更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登頂A股寶座。
要理解白酒在短期需求壓力之下,股價繼續創新高的背后,業內稱,其實就是要從產業趨勢,尤其是供給角度理解白酒行業。也就是,核心在于關注需求改善的同時,更應重視供給集中,供給集中往往以競爭格局的穩定甚至持續向好為標志,而長期來看,競爭格局其實比需求增長值得給予更高權重。
白酒尤其是中高端白酒,具備典型的情感和場面需求屬性,也就是代表性的精神消費。業內認為,耳熟能詳的名酒品牌往往持續受益于消費升級,又因為歷史文化的因素,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也逐步形成清晰排序和定位,比方說現在的高端白酒,入場券其實已經分發完畢,行業除非出現黑天鵝,否則幾乎不打價格戰。所以從一開始的屬性上就決定了,白酒是一門不差的生意。
從企業應對疫情沖擊影響和目標規劃上看,業內人士稱,總體名酒龍頭還是比較理性務實,價盤穩定、渠道減壓使得行業周期總體仍可保持平穩。從白酒一季報來看,板塊整體業績壓力開始顯現,但高端白酒以茅臺為代表戰略定力足,影響程度小,逆勢之下實現穩健增長。
長期跟蹤白酒行業的奶酪基金基金經理莊宏東稱,茅臺等白酒股連創新高,A股“喝酒”行情不斷,支撐這一行情的原因主要是白酒的基本面。高端白酒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較少,疫情后銷售數據和價格也得以快速恢復。二季度以來,高端白酒在需求邊際復蘇及充裕流動性推動下,批價也持續上漲。在未來業績確定性仍較高的基礎上,板塊獲得市場的認可,助推股價的上漲。
理解茅臺:白酒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業內認為,白酒是典型的龍頭借助疫情加快份額提升的板塊,因此,對于白酒這樣長期競爭格局穩定,現金流及盈利能力保持良好,具備非常良好商業模式和稀缺性的行業,無論是從短期需求改善還是從中長期供給集中,白酒龍頭經營依舊更加穩健,應對疫情更從容,中長期我們要以內在真實價值為錨,布局價值龍頭長期持有,那么短期我們也就在今年非常特殊的上半年可以收獲到良好的股價回報。
“疫情對需求的沖擊影響改變不了白酒行業的競爭格局,龍頭反而基于各方面競爭優勢有可能借助契機加快調整轉型和份額提升,強化競爭優勢,加快行業集中度提升。”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疫情沖擊力度及持續時間不容小覷,但這輪白酒行業周期預計依舊可以延續,背后是中長期維度行業總量進入減量競爭框架之后,競爭格局會持續穩固,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外部驅動是長期消費升級,內部驅動則是這輪名酒龍頭更加聚焦主業、管理改善和經營理性,帶來龍頭業績周期趨于弱化。
“當然茅臺是白酒皇冠上的一顆明珠,放眼消費行業諸多賽道,包括茅臺在內的中高端白酒,從長期來看,都可能會是不錯的核心資產,至少在業績穩健性和確定性上仍有機會持續更勝一籌。”
對于白酒股估值,業內稱白酒龍頭估值體系正逐步重構,一方面是本輪周期帶來龍頭業績穩健性更加強化,尤其是經濟放緩、外部環境變化之下,業績穩定性的比較優勢明顯。另一方面,在外資持續戰略性配置及流動性因素之下,白酒為代表的核心資產則正在開始經歷消費品估值國際化,配置權重穩步提升。分子和分母端共同向好的變化,使得白酒板塊估值體系穩步上移。
7月7日,浙商證券發布的研報《白酒行業點評:白酒盈利能力強,仍具較高配置價值》中提及,禮品屬性較強的高端酒由于在升級趨勢下有望快速擴容的同時受疫情影響較小,其中貴州茅臺業績確定性強,批價總體呈向好態勢,全年有望量價齊升超預期,考慮到疫情將加速行業分化,龍頭酒企估值享受品牌及確定性雙重溢價。
莊宏東認為,目前部分白酒企業估值處于合理偏高水平,處于尚可容忍的區間,需要一定時間消化估值。高端白酒企業擁有非常好的現金流、是純內需消費品種,考慮到消費場景逐步恢復正常、龍頭酒企價格保持穩定等因素,中長期看來,在“少喝酒喝好酒”的趨勢下。高端白酒仍是不錯的投資品種,估值溢價有望延續。
此外,不少人把茅臺市值去和高科技公司拿來比較,業內人士稱,應該樂見具備民族自信的消費品持續展現強有力的經營活力,開始持續擴大國際影響力,從品牌輸出文化輸出,背后愈發彰顯國人的消費和文化自信。
不過業內也提醒,長期用產業思維看待白酒生意,賺取自由現金流帶來的穩定回報,但也要合理判斷周期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