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而言,夏季是白酒的消費淡季,受到節氣和傳統節日的影響,9月開始白酒才有望迎來銷售旺季。然而,今年迄今白酒企業掀起的“漲價潮”卻比往年更為猛烈。近期洋河追隨瀘州老窖的步伐加入提價大軍,而五糧液公司暫緩接收52度新品五糧液的訂單,也被視為即將提價的信號。
從2018年7月1日起,茅臺的天朝上品代理貴人酒供貨價均按60元/瓶提貨。與此同時,洋河上調海之藍、天之藍、夢之藍出廠價及終端供貨價。其中,出廠價方面,洋河系列的白酒每瓶上漲4-10元,終端供貨價方面,每瓶上漲10-100元。
t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事實上,白酒企業的“漲價潮”從年初便已漸露端倪。今年1月,茅臺上調了終端銷售價格上限,飛天茅臺的終端限價由1299元/瓶上漲到1499元;五糧液緊隨其后,公告宣布上調終端零售指導價,52度五糧液從969元上調至1099元;6月19日瀘州老窖宣布國窖1573上調線上銷售價格至1099元。
可以看到,今年白酒行業終端銷售價格的調整主要集中在一線白酒,漲價的原因包括梳理渠道、穩定價格以及提升終端形象等。而且企業選擇提價或暫緩供貨的是占據絕大市場份額的主力產品,這能幫助企業更好地觀望市場反應,讓企業及時做出調整,為9月的銷售旺季蓄勢。
自2016年白酒行業回暖以來,高端白酒成為拉動市場增長的重要動力。2017年中國白酒行業總規模超過6000億,同比增長14.3%。不過,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7年白酒行業產量同比下降11.8%,這主要是因為部分行業領頭企業打出“限量”和“提價”的旗號,著重發展中高端白酒。
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費升級,大眾消費已成為支撐中高端酒業增長的一個支點。目前白酒行業已經處于分化期,中高端酒的品牌認知度和產品優勢逐步凸顯,市場份額有所上升;而低端品牌則在原料和人工成本兩大壓力前卻由于缺乏品牌知名度不敢提價。
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下,白酒行業的高增長給了企業提價的底氣。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白酒行業收入增速為30%,利潤增速為37%,其中高端白酒的收入利潤增速快于大眾高端、大眾酒。在成本抬升的背景下,企業對產品提價能否轉化為盈利能力的改善,最終將取決于競爭格局。格局穩定、市占率突出的龍頭企業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未來白酒行業仍有望維持景氣向上的趨勢,但將面臨新一輪的洗牌;诖,下半年白酒龍頭企業仍然具備配置價值,隨著旺季的到來,企業估值仍有提升空間,A股加入MSCI也有利于消費類特別是白酒龍頭的估值提升。建議關注:
貴州茅臺(600519):茅臺集團2018年上半年銷售450億,增長46%;利潤235億,同比增51%。茅臺強力限價有助于行業景氣度持續,減弱行業周期性。茅臺系列酒的高增長顯示出了高端白酒品牌對產品體系的強大拉力。
洋河股份(002304):洋河股份的經營水平一直位居行業前茅,ROE和凈利潤率僅次于白酒龍頭貴州茅臺,位居行業第二,而且盈利能力持續維持較高水平,未來中端占比提升有望推動凈利潤率再攀新高。
五糧液(000858):至6月下旬52度新品五糧液的客戶訂單已經超過全年計劃量,普五上半年對全年的打款完成率很高,預計上半年預收款有望超出預期。提價帶動了主營利潤率提升,預計上半年收入保持35%左右的增速,利潤增速37%。
瀘州老窖(000568):公司實行五大單品的產品戰略,分別為高端酒國窖1573、中端酒特曲和窖齡酒以及低端酒頭曲和二曲。中端酒今年一季度增速較快,成為國窖1573之外,公司業績的另一個重要支撐點。低端酒方面,公司突出頭曲、二曲“大眾消費第一品牌”定位,未來隨著大眾市場的進一步開發,低端酒也將給公司業績帶來一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