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白酒股再次上漲,其中,貴州茅臺盤中一度沖至1744.82元/股,再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2.1萬億元;五糧液股價漲4.7%,股價突破200元/股,總市值達7837億元。根據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白酒行業漲幅為36.6%,在子行業中位居前15%。白酒股價的暴漲究竟為何?
疫情下資本對白酒板塊的認可,股價一漲再漲
今年上半年,18家A股白酒上市企業(不含*ST皇臺)累計平均漲幅為22.62%。其中,酒鬼酒漲幅114.26%,位居第一;山西汾酒、五糧液分別漲62.75%和30.38%,分居二、三位。
自3月因為受疫情影響而砸出“黃金坑”后,白酒股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3月到4月間的白酒股估值修復。短短一個月內,白酒股股價便恢復至疫情前水平。隨后的第二階段,白酒股整體走勢強勁,屢創階段新高。業內人士認為,白酒股價上漲真正的底氣來源于酒價上漲預期。隨著疫情緩解,白酒消費重回正軌。在需求邊際復蘇及充裕流動性推動下,白酒批價也持續上漲。在未來業績確定性仍較高的基礎上,白酒板塊獲得市場的認可,助推股價的上漲。
據悉,瀘州老窖已停止接收西南大區國窖1573訂單及暫停貨物供應。此舉在為其高端白酒漲價做準備。五糧液近期漲價呼聲也日漸增強。貴州茅臺雖然在廠家出貨端沒有漲價,但其終端銷售價格也在上漲。
股價狂歡的背后是承壓的業績
下半年高端白酒漲價可能較大,但本輪白酒股的大漲行情并非依賴于業績支撐,更多源于主力資金的驅動作用。且股市的良好表現,并不能掩蓋諸多酒企經營上存在的壓力。
從2020年白酒上市公司的一季報來看,營收及凈利的數據不容樂觀。雖然貴州茅臺、五糧液兩大白酒巨頭實現營收增長,但是增幅也出現同比放緩的現象。而以洋河股份為首的其他10多家白酒上市公司營收、凈利潤均出現同比下滑,瀘州老窖、酒鬼酒營收單項下滑。進入二季度以來,雖然疫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白酒消費并沒有如約而至,傳說中的“報復性消費”也并沒有實現。第一季度的庫存還沒有消化完畢,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第二季度的業績。
白酒分析師蔡學飛表示,白酒的第一季度業績更多體現了春節前后的銷售成績,很多酒企已完成經銷商打款發貨,對沖了疫情的影響,而伴隨著第二季度市場動銷遲滯,以及天氣轉暖而來的淡季,白酒企業或將面臨更大的回款壓力。
對于酒企而言,資本是一把雙刃劍,要利用也要警惕。與其迷信資本帶來的“狂歡”,不如主動調整、升級去應對新形勢和新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