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滬指大漲5.71%,至此A股三大股指全部進入技術性牛市。盤面上,行業板塊全紅,白酒板塊表現尤其亮眼。
截止7月6日收盤,白酒股塊多家公司股價均上漲超過2%,其中洋河股份漲幅最高,達7.15%,五糧液、酒鬼酒、口子窖、老白干酒、迎駕貢酒等漲幅均超2%。貴州茅臺股價再創新高,開盤每股1538元,報收1600元,漲3.78%,總市值2萬零99億元。
今年上半年,18家A股白酒上市企業累計平均漲幅為22.62%。其中,酒鬼酒漲幅114.26%,位居第一;山西汾酒、五糧液分別漲62.75%和30.38%,分居二、三位。
是誰打開了白酒股的潘多拉魔盒?在酒業行業研究者歐陽千里看來,經濟存在“通脹”可能性時,白酒股常成為資金“避風港”。在投資者眼中,部分白酒上市公司明顯低估,導致白酒板塊紛紛上漲;在市場動銷中,飛天茅臺實際成交價遠超1499元,致使部分名酒企業高端產品量價齊升,資本市場自然給予看漲。
投資人、看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程宇認為,茅臺等白酒板塊行業性大漲包括兩個因素:一個是市場因素,由于經濟下行,各個行業的營收受到沖擊。相對來講,白酒行業的業績比較穩定。整個行業在尋找具有內在價值標的時,白酒行業容易成為一個比較理想的標的;另一個是投資人因素,很多投資人把白酒當成一種價值投資標的,當市場中比較良好的標的比較少的時候,首先會集中到白酒行業,形成集聚效應。
白酒股一路乘風破浪,高歌猛進,這種表現能否延續下去?
程宇指出,白酒股價集體上漲更像是最后的瘋狂,白酒股只漲不跌的神話一定會破滅的。雖然他們有很大的內在價值,包括茅臺在內,但事實上股價已經給的太高,所以現在沒有入手的時機。相反,市場已經存在很大的泡沫,因此不管今后股價多么堅挺,已經沒有投資的價值空間,投資人應該注意進入市場的風險。
股市的良好表現,并不能掩蓋諸多酒企經營上存在的壓力。
從2020年白酒上市公司的一季報來看,營收及凈利的數據不容樂觀。雖然貴州茅臺、五糧液兩大白酒巨頭實現營收增長,但是增幅也出現同比放緩的現象。而以洋河股份為首的其他10多家白酒上市公司營收、凈利潤均出現同比下滑,瀘州老窖、酒鬼酒營收單項下滑。
面對全年目標的信心,名酒企業反應各異,表現不一。茅臺提出“目標不降,任務不減”的信心,2020年目標總營收增長10%;剛剛進入百億陣營的汾酒表示,2020年整體經營指標不作調整,力爭實現20%左右的增幅。
而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等則表現為明顯的謹慎,五糧液提出2020年營收實現兩位數增長,但沒有給出明確的增長數字;對于2020年的目標,瀘州老窖表示,由于公共衛生的影響,難以預計準確的量化經營目標;洋河則明確提出力爭2020年實現保平。
有觀點認為,進入二季度以來,雖然疫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白酒消費并沒有如約而至,傳說中的“報復性消費”也并沒有實現。第一季度的庫存還沒有消化完畢,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第二季度的業績。
疫情的常態化,將給市場帶來更加嚴峻的考驗,尤其是中小企業。后疫情時代酒業集中度將進一步加強,行業向名酒集中、向資源集中的趨勢愈加明顯,大魚吃小魚的戲碼將會更加明顯。市場預測,今年到明年,酒業將再掀一輪并購潮。
中國消費品營銷專家肖竹青指出,未來,酒企將分成面子酒和里子酒兩大板塊,面子酒就是茅五洋瀘,里子酒包括區域名酒和其他省級酒企。白酒行業早已進入擠壓式發展階段,疫情給白酒行業造成的壓力會加速酒企分化進程,一些中小企業則被邊緣化,并購和重組將成為白酒業發展的大趨勢。
對于酒企而言,與其迷信資本帶來的“狂歡”,不如主動調整、升級去應對新形勢和新考驗。因為資本是一把雙刃劍,要利用也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