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南北互通資金從開始的交替占上風,到最后一個交易日變為同步凈賣出,而且北上資金凈買入力度與大盤起伏愈發趨向一致。
據統計,隨著上證綜指9月13日報收3384.15點高位后,北上資金凈買入力度也創下周內新高24.69億元,連續超過南下資金凈買入規模;隨后大盤收跌后,南下資金凈賣出規模反超,北上資金則迅速縮量,直至15日南北資金均現凈賣出,其中9月15日深股通凈賣出3.03億元,創下年內第二大凈賣出規模。
從成交來看,北上資金獲利了結傾向明顯。
上周萬科A累計上漲13.61%,期間罕見獲北上資金持續活躍成交,累計4次上榜,凈賣出合計6.94億元,超過其他成交活躍股。
9月13至15日萬科A股價連續放量上漲,結合港交所披露數據,深股通在9月13日持股創下年內最高0.62%后,次日迅速減持,截至9月15日,持股比例0.33%,推算對應市值降至10億元以下,而其在9月11日持倉約為14億元。
相比之下,保利地產2次登榜滬股通成交活躍股,累計獲凈賣出8286萬元。
滬股通凈賣出規模居前的是均勝電子,約2億元。9月13日均勝電子股價高收36.3元,便被滬股通凈賣出。日前在德國法蘭克福車展上,均勝電子展示了多項新能源汽車技術,包括新能源汽車BMS平臺化產品、新型48V微混動力車電池管理系統,備受市場關注。
除了萬科A、均勝電子,互通資金傳統活躍凈買入標的近期也被凈賣出,集中在白酒、家電行業,呈現分化操作。
其中,上周五糧液、瀘州老窖分別被凈賣出2.51億元和4429.6萬元,不過貴州茅臺保持凈買入1.6億元。另外,海康威視、格力電器被凈賣出,而美的集團、老板電器等凈買入規模居前,分別達到5.83億元和4.47億元。
銀行股也呈現分化操作:工商銀行、農業銀行被凈賣出,而招商銀行獲凈買入。另外,前期漲幅居前的恒瑞醫藥、萬華化學凈賣出力度居前。
北上資金的選股能力、行業配置已經開始受到機構密切關注。
長江證券分析指出,滬市和深市中持股比例最高50只股票作為組合,從2017年3月以來,陸股通50組合絕對收益為24.50%,同期滬深300指數漲幅為10.48%,超額收益達14.02%。
目前,北上資金通過滬、深股通持倉規模還小于公募資金,但今年來加速流入A股。據興業證券統計,2017年上半年滬、深股通新增持股市值超過公募基金規模,接近2014年至2016年北上資金兩年累計增量。金融、消費行業雖然都受關注,但是滬、深股通前兩大持股行業是食品飲料和家電,而公募持股前兩名是醫藥和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