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瘋漲的白酒板塊今日突然出現集體暴跌,整個白酒板塊指數重挫近5%。其中,白酒龍頭股貴州茅臺跌幅達到4.83%,更是創下四個多月以來單日最大跌幅。市場的恐慌情緒也隨之而起。一則北京市場茅臺價格出現大幅回落的傳聞,被視為是白酒股價殺跌的“元兇”。真實的情況是否如此呢?
據傳聞稱,北京市場茅臺酒大幅降價,從上周最高2650元已降至2100元,且無人敢接貨,商戶恐慌性極高。
此時正處于白酒中秋節消費旺季。而在旺季來臨前的一個多月,市面上頻繁傳出茅臺酒價格再度被爆炒的報道。據報道稱,茅臺酒終端價格已突破2500元/瓶。某種程度,茅臺酒價格的高歌猛進,亦帶動了A股白酒股的集體狂歡。
記者梳理,8月6日至9月3日這接近一個月時間,也是貴州茅臺股價漲幅較大階段,從946元左右起步,一路沖高,突破1100元以上,累計漲幅接近20%。9月3日,貴州茅臺二級市場盤中股價再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151.02元/股。其他的白酒股也跟隨大漲,如瀘州老窖、山西汾酒等6只白酒股也在8月6日至9月3日這近一個月時間里,股價累計漲幅超過15%。
白酒分析師蔡學飛對記者表示,今日以茅臺為代表的白酒集體出現大跌,跟市場傳聞的北京地區茅臺酒價格出現回落有一定關聯。“這是最直接的原因,目前廠家在管控茅臺酒價格力度有加強的趨勢。”
今年9月1日,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亦下發了《關于公開征集茅臺酒市場領域違法違規線索的公告》,征集的線索范圍包括在茅臺酒市場銷售中囤積居奇、哄抬價格、加價銷售、轉移銷售等違法違規行為。
業內人士認為,監管層面的打擊,在一定層面上對茅臺“黃牛”形成震懾效果。
“茅臺酒價格居高不下,傷害的不僅僅是終端消費者,還有茅臺廠家。監管層面的打擊,有利于維護廠家的良性發展。”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認為道。
不過,在蔡學飛看來,白酒股大跌的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今年中秋節白酒消費已出現動銷不足的情況。“前期,各家白酒企業輪番漲價,漲價之后抬高了白酒的消費門檻;但隨著今年經濟大環境變冷,白酒的消費市場受到波及。前期白酒企業漲價的負面效應已在顯現。”
與此同時,記者從四川、江蘇等地經銷商了解到,今年白酒中秋旺季不旺的現象很明顯。
“我們今年都覺得日子很難過,主要是受到大環境變冷影響。”有四川經銷商對記者嘆氣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接連有一些白酒廠家在大力處罰經銷商。有白酒經銷商向記者反饋稱,廠家處罰背后,跟經銷商串貨有關。“但串貨的背后,經銷商也有難言之隱。廠家劃定了價格紅線,但現在的終端價始終卻上不去。”有江蘇經銷商說道。
上述四川經銷商對記者表示,終端市場行情變冷,也影響到了他們向廠家打款積極。“酒賣不出去,我們現在資金也很緊張。”
預收賬款,是衡量白酒業績蓄水池的重要指標。據記者統計,18家上市酒企,有11家酒企今年中報的預收賬款已較去年同期出現下滑,其中,下滑金額最大的是老白干酒,下滑金額達到3.03億元;其次是古井貢酒、洋河股份,下滑的金額也分別達到2.86億元、2.78億元。
“在終端市場消費不旺的背景下,前期資本市場白酒股的瘋狂表現,實質已在背離基本面,因此目前股價回調也是必然的。”蔡學飛表示。
有持股茅臺的機構人士亦對記者透露,其所在的機構近期已在減倉,原因也跟考慮到近期股價漲幅過大有關。
據悉,目前茅臺酒出廠價是969元,官方終端指導價是1499元。但目前終端銷售價已突破2500元。換言之,茅臺廠家留給渠道每瓶酒的利潤已不只530元。業內人士認為,在茅臺酒遭爆炒下與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無關,渠道短期是獲利了,但居高不下的消費價格將減少終端消費者的消費,長此以往,將損害到廠家,渠道等各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