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的A股市場,以消費升級為主題的消費板塊表現搶眼,尤其高端白酒股,上漲幅度均達50%以上,貴州茅臺(984.300, 2.49, 0.25%)更是一騎絕塵,總市值已達1.3萬億元,早已超越國際第一洋酒公司帝亞吉歐,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酒企。作為國有企業的龍頭和標桿,貴州茅臺的二級市場股價是其內在價值反映。然而,30年前我國白酒行業第一企業并不是茅臺,而是汾酒“汾老大”;15年前是“白酒大王”五糧液(117.570, 0.27,0.23%)。茅臺能后來者居上,還要從企業核心競爭力因素入手、從戰略層面去分析。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貴州茅臺于2001年8月上市,當時在營收、利潤和市值方面僅約相當于五糧液的三分之一。然而,去年茅臺實現收入約772億元,凈利潤約352億元,目前市值約1.2萬億元;五糧液以上指標則分別為約400億元、134億元和4000億元。對比發現,15年后茅臺和五糧液的體量正好倒過來了。茅臺的逆襲,主要得益于其定位于“國酒”的“飛天”大單品戰略,在“不增加銷量,不增加新經銷商,不降低出廠價格”的三不原則下,以及“當產量與質量發生矛盾時,產量服從質量;當成本與質量發生矛盾時,成本服從質量;當效益與質量發生矛盾時,效益服從質量;當速度與質量發生矛盾時,速度服從質量”的“四個服從”下,茅臺逐步成為消費者心目中的超高端品牌。
簡單梳理白酒業龍頭30年來變遷史,不難發現消費品企業的運營之道:企業的興衰成敗或者說企業家的才能稟賦主要取決于能否聚焦定位好企業核心競爭力,并依賴各資源要素組合,運用正確打法,不斷強化優化其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常勝將軍幾乎不存在,企業須不斷權變以適應新市場新需求;起點的高低不是決定勝敗的主要因素,摸到一副好牌,出了昏招也會輸掉,攤上一副爛牌,打得巧妙也許會贏。
讓人欣慰的是,我國品牌白酒企業在一次次行業波動中變得更強大了,成功壓制住了洋酒的沖擊。目前,各大酒企正緊鑼密鼓、厲兵秣馬,展開了新一輪競合比拼:汾酒積極調整產品結構,混改得到大力推進;五糧液新帥上任后,提出“二次創業”的口號,一方面積極將主打產品升級到第八代普五,滿足高端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以史上從未有過的力度清理冗雜子品牌,還原聚焦五糧液品牌價值。
至此,投資者應有所啟示:真正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股票,最終會成為證券市場的主流投資品種。股票投資,就得著眼于企業核心競爭力展開基本面研究,基于投資家的視角對企業家的戰略策略作出前瞻性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