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對市場更多是情緒加持;中長期吸引資金或高達2.7萬億
6月21日,備受期待的A股加盟MSCI揭曉答案,明晟公司宣布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預計納入中國A股的222只大盤股。基于5%的納入因子,這些A股約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0.73%的權重。在三次闖關之后,A股第四次沖擊MSCI指數終獲成功。
從周三盤面來看,市場反應相對積極。當日早盤滬指應聲高開,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收3156.21點,上漲0.52%;深成指收報10367.17點,上漲0.76%,日K線實現三連漲。家電、釀酒、保險成為領漲板塊。
對于A股第四次闖關MSCI指數終獲成功,分析普遍認為,此次A股納入MSCI意在長遠,短期情緒面或有所提振,但中長期正面影響可能比市場預期更大。測算表明,中長期新增資金可能會達到2.7萬億元人民幣,同時,事件中長期亦有望對投資者行為進行重塑。
業內解碼
中長期影響比市場預期更大
在成功納入MSCI指數后,未來A股的新增資金規模到底有多大?對于市場的影響從短期和中長期來看又將怎樣?這些成為當前市場最為關注的問題。
廣發證券分析師陳杰認為,A股納入MSCI的短期影響沒那么大,但中長期影響可能比市場預期更大。“短期來看,納入MSCI后預計新增資金不會超過1000億人民幣,對A股整體有一定正面影響但不會很大;中長期來看,先前市場普遍預計中長期將新增1.5萬億人民幣,但忽略了標的股票范圍的擴大和調整因子的提高,因此低估了新增資金規模。我們的測算表明,中長期新增資金可能會達到2.7萬億人民幣,這對A中長期走勢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光大證券分析師趙揚表示,此次事件是“MSCI的一小步,A股的一大步”。而從市場影響來看,趙揚認為短期情緒面有所提振,但實際影響有限。“由于初始納入對應的資金規模不大,距離具體實施也有近一年時間,而且前期價值藍籌已有一定漲幅,滬股通和深股通已連續4個月凈流入,表明市場此前已有預期,因此預計此次A股納入MSCI實際影響較為有限,更多是對市場情緒面的短期提振。參照韓國等經驗,我們預計A股短期反彈有望進一步延續,但受制于基本面的制約,反彈空間不宜過度樂觀。”
投資機會
關注中藥、白酒等特色板塊
趙揚還指出,從222只對應標的來看,大金融、公用事業和大消費板塊占比較高,普遍具有低估值、高ROE、高分紅、高股息率等特征,受益于此次事件驅動,預計前期市場偏向價值藍籌的投資風格有望進一步延續,建議重點關注對應標的中估值與業績相匹配的高股息率價值藍籌標的,特別是具有A股特色的中藥、白酒以及受益于資金流入的券商板塊。
天風證券分析師徐彪也表示,考慮到MSCI初始納入比例和資金流入的規模,短期對于A股市場更多是情緒上的加持,中長期則可能重新塑造投資者行為。“從納入MSCI的222值股票來看,市值中位數超過500億,大部分股票為大盤藍籌股和績優白馬股,隨著未來MSCI納入因子從5%提升到全部納入,將為這些股票帶來持續的中長線買入資金。有利于構造和影響A股投資者長期的投資行為以及價值理念。”
更多>>醫藥主題基金
近一年收益 費率 操作
15.59% 1.50% 0.60%
15.54% 1.50% 0.60%
連線券商
資本流動等問題還需要磨合
2017年是A股市場自2014年以來第四次沖擊MSCI指數,額度分配和資本流動限制被認為是前三次未被納入的主要原因。有分析指出,近年來,A股在市場化、法制化和國際化的改革方向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不過,MSCI高層近期指出,投資者強烈敦促中國交易所、監管機構考慮額外的措施來遏制股票停牌等表態,還是帶來了一些值得思考和探討的問題:在被決定納入MSCI指數之后,A股市場上還有哪些地方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優化?
首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在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停牌問題相對來說是較容易解決的一個問題,在被納入MSCI指數之后,我們需要改進和優化的部分,更多還是在于制度建設層面。“A股市場發展相對較晚,中間也走過一些彎路。我們出現的一些現象,既是新興市場的現象,有些也是中國特色現象。一方面,我們需要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另一方面,當期的市場也離不開行政手段的調控。此次被納入MSCI指數標的股的整體數量還是偏少,它更多是一個試探性的舉動,而距離我們真正納入MSCI指數還有一年左右時間,在這段時間,可以看到我們的制度建設是否朝著對方所希望的方向發展,我認為這主要體現在審批制和資本流動控制兩個方面。由此可能會衍生出來一些問題,需要雙方不斷磨合、溝通和解決。”王劍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