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A股市場紅盤報收,其中上證指數以3529.18點報收,漲幅0.12%;深證成指以14641.29點報收,漲幅0.40%;創業板指以3270.58點報收,漲幅0.97%。但三大指數全盤收漲的強勢并未能阻擋資金外流的步伐,被譽為“聰明錢”的北向資金繼上周出現凈賣出態勢后,周一繼續出逃,而白酒板塊成為其拋售的首選對象。
“九連買”終止,北向資金近五天凈賣出超70億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6月21日北上資金凈賣出20.09億元,其中滬股通方面凈賣出17.56億元,深股通凈賣出2.53億元,上海市場仍然是拋售的重災區。而相較上周五當天凈賣出的10.4億元而言,6月21日的凈賣出金額增加了近10億元,北向資金呈現加速出逃態勢。
這并不是北向資金偶爾一兩天的凈賣出,而是具有一定的持續性。據經濟觀察網記者統計,在上周僅有的4個交易日里,北向資金凈賣出金額為50.06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89.79億元,深股通凈買入39.73億元,呈現出一定的“深強滬弱”格局。具體而言,這4天的數據依次是:6月15日凈賣出51.54億元,6月16日凈賣出4.05億元,6月17日凈買入15.93億元,6月18日凈賣出10.4億元;如果加上6月21日的凈賣出20.09億元,那么近5天北向資金凈賣出金額超過70億元。
如果把計算周期換成周,則北向資金此前連續九周凈買入的趨勢被逆轉。資料顯示,自4月中旬以來,北向資金連續九周錄得凈買入的強勢,分別是:4月12日-16日凈買入247.07億元,4月19日-23日凈買入210.24億元,4月26日-30日凈買入122.00億元,5月6日-7日凈買入5.65億元,5月10日-14日凈買入27.12億元,5月17日-21日凈買入4.75億元,5月24日-28日凈買入468.14億元,5月31日-6月4日凈買入88.88億元,6月7日-11日凈買入29.31億元。
連續九周凈買入的態勢在上周被逆轉變成凈賣出50.06億元后,周一繼續凈賣出,北向資金出逃的趨勢已經形成。
白酒板塊遭遇大面積拋售
在北向資金轉向凈賣出之際,哪些板塊和個股率先被拋售?
統計數據顯示,6月21日當天北向資金凈賣出金額超過2億元的個股分別有:藥明康德(603259.SH)4.69億元、五糧液(000858.SZ)3.83億元、寧德時代(300750.SZ)3.66億元、恒瑞醫院(600276.SH)3.59億元、酒鬼酒(000799.SZ)3.38億元、中遠?(601919.SH)3.13億元、上汽集團(600104.SH)、比亞迪(002594.SZ)2.49億元和瀘州老窖(000568.SZ)2.15億元等。
這些股票有著一些共同的標簽:近期漲幅巨大和成長股等,并且更多的體現為白酒和醫藥板塊。對于這類型漲幅較高的高估值成長股,德邦基金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吳志鵬在6月21日發表的文章中強調,“市場走到當前,從整體風格上看,成長與價值的偏離又再次達到了歷史上非常極端的水平,均值回歸或將再次演繹,警惕前期漲幅較高的高估值成長板塊”。
如果把時間軸拉長,則北向資金拋售白酒板塊的趨勢更加明顯。統計數據顯示,近5日北向資金大幅減持的個股當中,前10名分別是:貴州茅臺(600519.SH)、藥明康德、山西汾酒(600809.SH)、東方雨虹(002271.SZ)、伊利股份(600887.SH)、寧德時代、洋河股份(002304.SZ)、五糧液、紫金礦業(601899.SH)和恒瑞醫院。白酒板塊多達6只股票上榜,占據了減持榜近半壁江山;而其中貴州茅臺更是以29.72億元的減持金額名列減持榜第一位。
經濟觀察網記者更進一步的統計顯示,近5日被北向資金減持的酒類個股多達15只,包括瀘州老窖、老白干酒(600559.SH)和舍得酒業(600702.SH)等,其中的舍得酒業更是遭遇了清倉式的拋售。數據顯示,2020年三季度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有舍得酒業354.34萬股,到了今年5月31日便只有29.2萬股,而到了6月21日則剩下9.07萬股,近乎清倉。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白酒板塊之所以率先被拋售,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首先,著名私募基金經理董寶珍近期對舍得酒業的股價操縱進行了實名舉報,從而引發了全市場對白酒個股做莊模式的猜疑。其次,五糧液董事長李曙光日前關于“白酒行業是個產能過剩的行業”的言論更進一步觸發了市場對白酒行業景氣度的負面解讀。最后,是白酒板塊個股籌碼的松動。
記者翻看各白酒個股的年報以及季報,發現它們大部分均出現了股東戶數大幅攀升的情況。比如貴州茅臺,其2020年12月31日的股東戶數為10.8662萬,戶均持股為1.156萬;到了2021年2月28日股東戶數躍升為12.3654萬,戶均持股減少為1.0159萬;而到了3月31日,股東戶數更是增加到13.6536萬,而戶均持股則跌破1萬大關,為9200股。再比如五糧液,2020年12月31日股東戶數為35.3582萬,到了2021年3月31日則變為42.1559萬,增加了6.7977萬。而洋河股份則更為夸張,其去年底股東戶數為7.773萬,到了今年一季度則劇變為13.6216萬,短短3個月股東戶數接近翻番。股東戶數的一增再增顯示出籌碼集中度的下降,而從更深層次來講,則是國內機構已經先于北向資金在減持白酒板塊。
記者還留意到,近期一些研究機構雖然表面上仍然看好白酒板塊,但實際上已經在下調相關標的的目標價。比如國泰君安,其近期發布的關于五糧液的研究報告雖然仍然維持“增持評級”,并給予其“千元濃香龍頭”的定位,但卻小幅下調其目標價。
除了白酒個股,醫藥龍頭藥明康德和鋰電池標桿寧德時代亦是本輪北向資金減持的重點對象。前者近期受股東上海瀛翊違規減持消息影響而負面纏身,而后者則遭遇了美國頂級投行摩根士丹利將其評級下調至“低配”、目標價接近腰斬的利空。(原文標題:北向資金近5天凈賣出超70億元,白酒板塊被大面積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