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我們重點梳理了白酒行業的發展歷史、每個階段特點以及對未來趨勢的展望,旨在幫助大家對行業走向提供參考。
16 年是白酒行業經歷深度調整之后復蘇的第二年,在基本面預期和市場風格轉變背景下,向上趨勢已經明確。16 年領漲全市場,主要是估值修復,17 年進入白酒的業績兌現期,我們最早在去年12 月提出茅五瀘三家龍頭今年有望實現30%以上的業績增長,從一季報來看基本無憂。明確一點:白酒行業不是全面反轉,而是集中度提升、內部結構分化,這一特征將貫穿未來兩三年的行業發展期!
1、白酒行業變遷史:發展歷程幾經調整,螺旋式向上。從1985年之后的30年間,白酒行業呈現出螺旋向上的特點,并與當時所處的宏觀、中觀和微觀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宏觀經濟提供發展土壤,產業政策影響直接深遠,而微觀則是企業面對不同環境時,在產品結構、營銷模式等方面做出的積極調整。每次行業的調整期都是機會的孕育期,這次也不例外。
2、白酒行業核心競爭因素是品牌,品牌依靠歷史傳承,具有稀缺性。我們從消費品研究框架的三個維度:品牌、渠道和產品對白酒行業的特點進行了總結:1)品類單一,創新難度大;2)行業容量大;3)核心競爭力是品牌,品牌稀缺性是一項重要屬性;4)行業集中度低,呈現區域分布(分散性);5)價格彈性高,各個價位段都能實現匯量,但不同價格帶的運作模式區別大;6)具有文化消費、聚飲消費的屬性,和餐飲關聯度高。
3、12-15年行業深度調整期,16年已經明確復蘇回暖,分化明顯:從2012年限制三公消費為開始,白酒行業由黃金十年的量價齊升階段轉向深度調整期—政務消費萎縮、價格下滑、銷量驟降等,部分酒企業績出現斷崖式下滑。在去庫存、消費萎縮等風險釋放之后,14年行業企穩分化,具有品牌力+營銷力的企業如茅臺、洋河、古井率先走出調整,15年Q1優質企業業績開始向好,對整個板塊產生了積極的拉動作用,目前行業已經整體復蘇回暖,走向一個明確的向上趨勢。
4、白酒行業已經進入擠壓式增長階段,支撐行業成長的邏輯是消費升級、集中度提升和高端需求回暖。17Q1行業加速向上,但不是整體性繁榮,企業分化加劇。如果從不同價格帶的角度看,未來還將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特點—高端寡頭壟斷的格局難變,消費升級下,量價齊升將成為重要發展趨勢;次高端已具備向上基礎,但成長邏輯改變后需自下而上精選優質企業;消費升級+擠壓式增長將成為中高端白酒發展主旋律,競爭格局仍將以地方名酒為主;低端酒隨著消費者品牌意識的增強,未來集中度有望提升。
5. 總結:歷史文化載體,看好白酒行業長期可持續發展
白酒行業在經過上一輪深度調整之后,現在又再次煥發出了新的活力。作為一個橫跨千年的古老行業,白酒已經深深地烙上了“歷史傳承”、“情感溝通”、“商務應酬”等印記,白酒消費跟中國的餐飲文化一樣,未來還將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居民生活交往環節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目前,中國正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未來大國崛起的過程就是中國影響力不斷向全球滲透提升的過程,而中國的文化元素將成為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傳播媒介,就像美國的影響力也是通過好萊塢電影、麥當勞漢堡、可口可樂等來不斷地輸出美國的文化和價值觀。中國的茶葉、餐飲、白酒都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未來也會伴隨中國的影響力向國外輸出,我們看好白酒行業未來的長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