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表明,釀酒行業的牛市已經開始……
5月27日,屢次翻紅的釀酒板塊再度走強,板塊整體呈現資金流入態勢,機構大單資金的追捧。其中,威龍股份毫無懸念開盤頂格秒停,上市以來連續10連漲。重慶啤酒、莫高股份接近漲停,古井貢酒、燕京啤酒、會稽山等均逆市上漲。
行情集體爆發的背后不是游資在亂炒,而是來自市場對行業多方面的認同,這從釀酒企業集體漲價與機構的態度中便可以看出……
逆襲之謎
5月26日,會稽山宣布將從6月1日起對四個系列產品提價,幅度在5%-20%。而就在前不久,古越龍山也發布公告表示,由于受原輔材料、人工等上漲因素影響,產品成本不斷上升,全資子公司女兒紅公司決定自2016年5月起上調產品價格,提價幅度為5%至15%不等。
52度五糧液的價格被多次上調后,瀘州老窖又宣布國窖1573中國品味提價,漲幅15%左右,還有劍南春、洋河等多家酒企紛紛上調了核心單品的價格。更重要的是,繼名酒廠提價之后,一些地方白酒企業也紛紛跟進,宣布將上調旗下部分產品的出廠價或終端零售價。
此外,當前的白酒銷量數據已經開始接近行業的歷史高點。2015年披露銷量數據的13家白酒公司實現銷量80.88萬噸,同比增長3.97%。而2012年行業巔峰時期,這一數據是81.56萬噸。
換句話說,歷經三年多的蟄伏,釀酒行業的底氣與實力在提升,且上市酒企近期的業績數據印證了這一判斷。
2015年財報數據顯示,絕大多數酒類上市公司營業收入、扣非凈利潤等均扭轉了此前連續兩年的下滑態勢,同比出現增長。17家上市白酒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43億元,同比增長6.26%;歸母凈利潤324億元,同比增長10.65%。而在今年一季度,白酒行業的業績表現則更為突出,營業收入、凈利潤增速分別達到15.94%、17.21%,行業復蘇趨勢超出預期。
受此影響,之前連續虧損的上市酒企也紛紛摘掉“ST”的帽子。繼酒鬼酒之后,5月9日水井坊也正式摘帽,股票簡稱由“*ST水井”變更為“水井坊”。至此,A股白酒上市企業只剩下一只*ST皇臺尚未摘帽。
在行業牛市即將到來之前,最先嗅到機會的自然是諳熟市場游戲規則的機構投資人。
早在2016年初,就有不少機構研究人士開始發掘白酒板塊投資機會;鸪謧}數據也顯示,早在2015年四季度,就已經有機構開始布局白酒板塊,多家白酒股得到了基金的增持。其中順鑫農業、沱牌舍得、山西汾酒、洋河股份、金種子酒被增持的股份較多,分別為:709.31萬股、460.31萬股、411.40萬股、290.95萬股和77.95萬股。
此外,包括海通證券、興業證券、華夏基金、星石投資等在內的十余家機構對洋河股份、瀘州老窖、五糧液進行調研;最近5日,包括國泰君安、申萬宏源等在內的部分機構對洋河股份、五糧液、沱牌舍得、順鑫農業、瀘州老窖、老白干酒、貴州茅臺、古井貢酒等個股均給予看好,并預計*ST水井、順鑫農業、瀘州老窖等3只個股股價最大上漲空間均在60%以上,分別達到128.83%、62.94%、61.84%。
除了以上這些顯而易見的信號外,通脹升溫也是釀酒行業受到資金追捧的重要原因。
海通證券分析指出,回顧近十年來2007/03-2008/02及2010/05-2011/07這兩輪典型的通脹過程,白酒行業都明顯地相對受益,期間白酒指數分別跑贏上證綜指50.4%和72.2%。而眼下這一輪價格上漲,下游消費品將更受青睞,尤其是白酒行業深度調整已近四年,處于周期性底部區域。
估值“太低”
即使在2015年的A股“杠桿牛”市中,釀酒板塊與高峰時期的股價水平仍相去甚遠。換句話說就是,業績已然釋放,股價卻未大幅上漲。
以洋河股份為例,該股在2012年7月16日創下107.48元/股的歷史最高價位后,近4年來始終沒有再超越這一高點。即使是在2015年6月A股“杠桿牛”的頂峰,洋河股份的階段最高股價也僅有81.43元,三年間漲幅為-25%。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滬指在此期間的漲幅已經高達249%。即使是同樣被視為防御品種的醫藥板塊,同期平均漲幅也有三四倍之多。
回顧近幾年白酒行業調整期,基本面的持續惡化導致白酒板塊遭到市場摒棄。Wind酒類指數顯示,近10年來,酒類板塊的平均市盈率為37.7倍,5年平均市盈率則只有21.4倍。即使是當前白酒股已經出現一輪上漲的情況下,白酒板塊龍頭的最新動態市盈率普遍不足20倍,板塊的平均市盈率也僅有19.74倍,整體仍處于估值歷史低位。
如此低估值的未來,必然是酒類股誘人的回報率。SWS Research分析人士認為,以A股最貴的股票貴州茅臺為例,其股票回報率接近于30%,這個比率要比一些全球飲料巨頭股票的高出四倍多,如Pernod Ricard。貴州茅臺的市盈率為20倍,這與其五年平均水平保持一致,但是在其他方面購買該支股票看起來也不錯,其價格對現金流量的倍數為14,仍低于歷史平均水平。而高端酒另一個高端酒的制造商Remy Cointreau的價格對現金流倍數達到了40。
上述分析人士進一步表示,除貴州茅臺以外更令市場震驚的是,規模約為貴州茅臺三分之一的五糧液在最近季度銷售額和利潤都同比超過30%的增長率。
平安證券就指出,白酒股投資機會將貫穿2016年。預計2016年行業將維持5%至10%的增長,形成巨大的市場增量,上市公司市占率將恢復上升態勢。
此外,投資機構最看好五糧液、老白干酒、順鑫農業。五糧液新渠道模式、庫存、出貨量組合已是三年來最佳,2016年一季度業績快速增長將強化公司經營周期向上的判斷。古井貢酒公告收購黃鶴樓酒業已達成初步意向,白酒行業并購整合趨勢已現,看好老白干酒,公司可能成為并購重組龍頭,且利潤率釋放僅是開始,時間上可看3年,盈利只是時間問題。順鑫農業,白酒業務保持快速增長,豬價大漲養殖業務將扭虧,地產業務存在剝離的可能性,2016年業績彈性較高。
弱市中“謹慎”
某些來自白酒產業的人士仍對行業的復蘇程度和持續性持謹慎態度。
作為行業絕對的龍頭,貴州茅臺對行業現狀的觀點就是“謹慎樂觀”。其在年報中稱,“白酒行業去年雖出現微弱復蘇跡象,但今年仍將處于持續深度調整期,國內產能持續過剩、市場競爭激烈、稅負過重等問題在較長一個時期內仍將交織并存。”
白酒行業資深專家晉育鋒日前也表示,雖然高端白酒價格有所回升,銷量持續增長;但中低端領域除了全國化品牌、區域領軍品牌外,大部分仍舊表現低迷。
“所謂‘回升’,主要指的是茅臺、五糧液、古井貢酒、洋河等部分知名品牌保持小幅增長,大多數二線及以下品牌的形勢仍然比較嚴峻。”晉育鋒稱,判斷整個白酒行業的形勢,在看到一線品牌企穩回升的同時,還應看到二線品牌競爭形勢嚴峻,三線品牌甚至還在掙扎求生。
另有機構的調研報告中指出,2015年以來,白酒行業銷量總體向好、價格穩定,高端白酒景氣度持續回升,但當前的回暖行情并不能覆蓋全行業。從全行業角度看,產大于銷、供大于求的市場狀況并沒有改變。
“因為截至目前,制約白酒行業發展和拉動價格下跌的產能總量過剩、產業集中度低、市場價格的認同等問題未得到根本性改善。”機構報告指出。
事實上,雖然當前白酒板塊投資景氣度較高,但并不是所有公司都在走上坡路,個別公司的營收或凈利潤仍在下滑。
作為行業翹楚的17家上市酒企中,金種子酒、青青稞酒兩家2016年一季報營收就出現了同比下滑,*ST皇臺凈利潤則呈現為虧損。
對此,有研究人士指出,雖然白酒行業一季報業績普遍超預期,在行業整體回暖的情況下,部分偽增長企業短期不能證偽,所以板塊會是整體表現行情。但事實上,在行業整體溫和反轉過程中,行業分化的趨勢卻在加劇,一線白酒的增長速度要優于非一線白酒,建議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前要對公司基本面進行充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