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包括五糧液、洋河、郎酒在內的多家白酒企業公布了產品升級或漲價計劃,市場對此十分關注。機構人士認為,一方面在需求穩健的基礎之上,通過提價將有助于廠商鞏固渠道及穩定經銷商利潤,借此拉開產品差距,給產品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積極因素疊加,白酒板塊“酒香”難散
最近北上資金受到匯率影響持續流出,但是白酒尤其高端白酒目前仍然是食品飲料行業乃至全行業當中確定性較強的板塊。在避險情緒主導下,業績確定性強,抗風險能力較強的食品板塊尤其是白酒板塊預計短期還將受資金關注。
近期A股市場有所回調,但食品飲料板塊表現相對堅挺。食品飲料子板塊的白酒、調味品等板塊持續向好。白酒行業集中出現停貨與漲價現象,為白酒股賦予了更多看漲預期。
2019年春節的良好動銷帶動了一季度白酒企業業績的持續向好,在二季度的消費淡季,上周多家白酒企業發布漲價通知文件。漲價產品以高端和次高端白酒為主。
4月份以來五糧液第七代普五提價30元/箱,即將面市的第八代普五出廠價上調100元,單品提價12.7%;國窖1573終端配送價提至860元/瓶,提價3.6%;洋河股份海之藍漲價近百元,天之藍漲價百元以上,夢九單箱破千元,最高上漲幅度超過20%。
國聯證券認為,名酒集中漲價現象釋放三大信號。一是在茅臺一批價接近2000元的高位,終端價持續上漲的情況下,千元以上的高端價格帶仍有較大的空間;二是白酒行業持續品牌集中的趨勢,產品結構升級與提升品牌勢能同步進行;三是春節的良好動銷使名酒的社會庫存處于低位,提價具有支撐。
繼高端白酒提價后,次高端白酒也相繼提價,不斷重塑消費者定價權,穩固終端利益鏈,提高產品價格天花板和品牌護城河。東興證券認為,白酒行業進入量價穩升階段,產品結構持續升級,企業分化競爭加劇,次高端與高端市場擴容或成未來趨勢。
受益于消費升級帶來的終端動銷好轉,2019年一季度白酒行業繼續保持高增速。
數據顯示,白酒行業上市公司2019年一季度經營業績高增速,一季度營收增速前三企業為古井貢酒、舍得酒業和今世緣,分別為43.31%、34.06%和31.07%;歸母凈利潤增速前三企業為百潤股份、瀘州老窖和古井貢酒,分別為65.65%、43.08%和34.82%。
目前國內整體大的消費環境較好,市場對食品板塊業績確定性抱有良好預期。與此同時,目前干擾市場風險偏好的依舊是外部因素的不確定性,雖然利空影響有所吸收,但未來變數仍未可知,近期市場避險情緒回升也是食品板塊尤其是白酒板塊受到資金青睞一個重要的因素。在避險情緒主導下,業績確定性強,抗風險能力較強的食品板塊尤其是白酒板塊預計短期還將受資金關注。(中國證券報)
淡季不淡定,白酒緣何集體漲價
在一季報結束后,原本表現相對平淡的白酒銷售淡季卻出現了新一輪提價熱潮。北京商報記者觀察到,連日來,多家酒企在市場上均透露出漲價的跡象。其中,包括市場自發行為的第七代經典五糧液、洋河的“海天夢”系列、郎酒青花郎、古井貢古16/古20產品、48°及53°青花30汾酒(含升級版)等產品均進行了提價。此外,瀘州老窖也在近日舉行的股東大會上透露,目前正考慮擇機提升終端零售價。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白酒行業逐漸向知名酒企靠攏,高端產品的競爭優勢進一步凸顯,很多企業希望通過漲價來實現品牌價值的提高,同時強勢爭奪目前較為空缺的千元價格帶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非是白酒銷售淡季首次出現漲價熱潮情況。事實上,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去年6、7月,白酒淡季也迎來了一波漲價潮,包括洋河、瀘州老窖、伊力特等多家白酒企業均進行了價格上調,但似乎上調的效果并未直接反映到市場銷售中。北京商報記者此前走訪時了解到,雖然在多家酒企實施白酒價格上漲,但由于處于銷售淡季,消費者對白酒整體漲價的反應并不明顯。
有業內人士指出,通過淡季漲價能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且漲價的產品大多是企業的大單品,有著一定的市場銷售基礎,對消費端影響不大。資深白酒營銷專家晉育鋒則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一線酒企增勢良好,漲價是正常表現。“淡季漲價,也給了市場消化的時間,使其價格到旺季時能夠到位。”另外,成本的提高也是構成漲價的元素之一。“紙張價格在上漲,這個月每噸的價格又漲了數百元。”不過,他也指出,提價的背后需要強大的品牌力支撐,并不是對所有品牌都有效。
在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看來,此輪名酒集中漲價,一方面是淡季相對來說出貨量可控,對于市場沖擊較小,同時有利于渠道的盤整,與價盤的控制,為旺季銷售做準備,是酒類主要的漲價時機;更重要的是體現出了一大趨勢,即伴隨著品牌化與品質化需求的提升,整體中國酒類消費出現結構性升級,并且帶來產品價格的上揚,市場高端開始擴容,名酒通過產品價格升級來進行高端品牌占位的需要。事實上,通過近幾年市場表現以及主要白酒企業的財報數據可以發現,高端化布局已深入白酒企業的經營發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