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總結:周期向上,風光依舊。2018年白酒板塊雖有波折甚至危言聳聽,但是大趨勢依舊向上,彰顯出行業強大的韌性和造血能力。2018年白酒上市公司收入同比增長25.53%,凈利潤同比增長33.57%;19Q1白酒板塊收入同比增長22.26%,凈利潤同比增長27.87%。雖然19Q1環比18年全年略有下降,但環比18Q3已明顯回暖,行業經歷短期調整后重回穩健增長。與全行業2018年12.88%的收入增速相比,上市酒企增速明顯更快,表明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消費升級背景下名酒優勢將持續放大。從上市公司數據來看,一線白酒表現更優,主要是茅臺供需偏緊背景下高端酒普遍動銷回暖;二三線白酒業績進一步分化,其中徽酒龍頭古井、口子產品結構顯著換擋升級,而蘇酒夢之藍、國緣同樣表現更為突出,因此結構升級是二三線酒企實現突圍的重要動能。從盈利能力來看,2018年以來白酒板塊毛利率持續提升,同時費用使用效率強化,推動凈利率整體進一步上行,其中一線酒企凈利率全面提升,表明高端酒優勢進一步擴大;部分二三線酒企凈利率有所下滑,主要是為擴張份額加大費用投放,競爭加劇致短期盈利水平分化。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行業展望:預收款打款積極+現金流靚麗,強者愈強趨勢明顯。2018年白酒板塊預收賬款為387.44億元,同比提升13.50%,19Q1白酒板塊預收款為293.58億元,同比下降3.59%,其中茅、五打款積極,茅臺3月下旬經銷商已支付4-6月貨款,五糧液(96.600, 0.64, 0.67%)去年底經銷商集中打了今年1-5月貨款,其余酒企預收款大多亦保持正增長,表明酒企整體回款趨勢仍舊健康,反映需求端繼續保持良性狀態。2018年白酒板塊經營性凈現金流為776.01億元,同比提升51.11%,19Q1白酒板塊經營性凈現金流為136.30億元,同比提升20.85%,板塊現金流持續表現優異,其中除茅臺19Q1因存放中央銀行和同業款項增加導致現金流下降以外,其余酒企同樣呈現出高端酒增長、二三線酒企分化的特征,進一步反映強勢酒企優勢更加明顯的趨勢。
持倉與估值:倉位回升創新高,估值修復至中樞位置。截止2019年一季度末,食品飲料的基金持倉比例為15.07%,環比提升3.49pct,其中,白酒板塊持倉比例為11.30%,環比大幅提升4.45pct,持倉比例創下2015年以來最高水平,也是一季度食品飲料板塊持倉水平提升的主要貢獻力量。估值水平來看,目前白酒板塊PE-TTM約為30,自去年年底以來持續回升,目前已修復至歷史估值中樞的水平。我們認為,白酒周期性減弱,業績波動性將減小,對應估值波動幅度有望收窄,加上MSCI納入帶來外資持續流入的確定性,我們認為未來名酒估值區間將長期落在20-30倍區間。
投資建議:品牌集中、結構升級時代加速到來,持續看好優質酒企投資前景。2018年年報和2019年一季報表明,在經歷18Q3的短暫調整之后,18Q4和19Q1行業迅速回暖,各家酒企及時作出應對,四季度以來需求明顯復蘇。我們認為,這一方面與宏觀經濟邊際回暖有關,投資增速回升下商務活動增加提振了白酒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白酒品牌集中、結構升級的時代正在加速到來,優勢品牌將盡享消費升級帶來的結構性紅利,因此我們看到,具有品牌、渠道壁壘的優勢酒企在18Q4以來的本輪行業復蘇中表現更為優異。當前名酒對應2019年PE基本在20-25倍的合理水平,在國家鼓勵消費,降稅等背景下,消費信心有望繼續保持,相較于醫藥和家電等消費領域,白酒更優,板塊有望持續超預期獲取超額收益。持續重點推薦品牌優勢的一線酒企(茅、五、瀘)和真正能夠持續結構升級的二三線酒企(古、口、洋、順鑫、汾酒)。
風險提示:中高端酒動銷不及預期、三公消費限制力度持續加大、食品安全事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