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間,五糧液發布2015年一季報,數據顯示2015年1-3月五糧液實現營業收入67.35億元,同比增長0.2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2億元,同比下滑15.97%;基本每股收益0.58元。
而在此前2014年年報中,雖然五糧液全年營收和業績分別同比下滑15%和26.8%,但在第四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增長7%和29.8%,因此,瑞銀證券還曾預計其一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將同比增長5%左右,中信建投證券更是預計銷售收入有望增長20%左右,F在看來,預期落空。
無獨有偶,多家已經公布其一季報數據的白酒上市公司業績也并不好看。除貴州茅臺、瀘州老窖等少數公司小幅增長外,其他已披露一季報的白酒上市公司則普遍下滑,且凈利潤多在億元以內。
五糧液對一季報的解釋是,因為營業成本上升,使得整體毛利下降,業績有所減少。五糧液董秘辦工作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我們董秘目前開會,需要等他回來才能介紹更詳細的情況。”
與白酒行業的低迷形成對比的是,眾多券商機構卻喊出此時正是加倉良機的口號,西南證券分析師朱會振表示:“預計2015年三季度會進入白酒旺季,二季度將是配置白酒行業絕佳時點。”
4月29日,五糧液報收26.16元/股,漲幅0。
白酒行業仍然低迷
對于五糧液的業績下降,中金公司分析師操禮艷對此表示:“一季度毛利潤同比下降5.5%,一方面是因為2014年5月份五糧液出廠價從729元下調到了609元;另一方面是因為中低端占比提高,中低端產品五糧春和五糧醇等增速較高,從而拉低了整體產品結構和毛利率。鑒于出廠價同比下滑,二季度毛利率和利潤端同比仍有壓力。”
不僅僅是五糧液一家,洋河股份在4月28日晚間發布的2014年年報也顯示,其營業收入146.72億元,同比下降2.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07億元,同比下降9.89%。2015年一季報,洋河股份則實現營業收入62.60億元,同比增長10.41%;凈利潤22.27億元,同比增長11.28%。
洋河股份也認為,目前白酒行業仍然處在深度調整期。而根據中國酒業協會2014年酒業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主要釀酒行業累計實現營收8778.05億元,同比微增5.85%,累計利潤總額為976.17億元,同比下滑7.44%。全國2602家具備規模的釀酒企業約有327家公司出現虧損,虧損率達12.57%。
2014年1498家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實現利稅1224.54億元,其中利潤698.75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減少了125億元和100.8億元。白酒行業虧損企業117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9家,累計虧損13.3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70.23%。
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29日已經發布一季報的13家白酒上市企業中,凈利潤實現正增長的為8家,不過都是小幅增長,而沱牌舍得一季度凈利潤更是同比下跌45.61%。與此同時,在已經公布2014年年報的15家白酒上市企業中,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僅有4家。
不僅如此,白酒股們的股價在牛市中也顯得并不和群。
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從2015年以來,白酒股漲幅全部跑輸上證指數,順鑫農業相對大盤跑輸2.9%,最多的皇臺酒業相對大盤跑輸38.39%。平均跑輸大盤在10%到20%不等。而最近一個月以來,除了貴州茅臺、老白干酒、古井貢B略微跑贏大盤以外,其他白酒股依然弱于大盤跑輸10%左右。
機構出逃
券商高喊加倉良機
不僅僅是數據難有起色,持股的基金機構們也用腳投票出逃白酒股。
五糧液一季報數據顯示,持有其機構數量急劇下降到30家,持股為1.448億股。與同期相比,在2014年一季報時,尚有57家機構持有五糧液共計2.4億股。
同樣的命運也發生在貴州茅臺身上。一季報數據顯示,持有其機構數量為52家,持股7609萬股。2014年一季報數據中則有124家機構共計持股9244萬股。
而在4月28日,包括中信建投證券、平安證券、方正證券、銀河證券等六家證券出具的研報中,也仍然看好五糧液的未來發展,中信建投證券更是給出了34元/股的目標價,銀河證券稱目前正是白酒戰略配置期:“五糧液將有望提升估值修復空間預期,未來國企改革和深港通亦將成催化劑。”
一位北京私募基金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為止,白酒股確實是低估的,而且大幅跑輸大盤,我們認為在牛市之中會有板塊輪漲,同時也看好白酒行業的復蘇,我們已經逐步加倉白酒股。”
西南證券分析師朱會振也認為:“2015年二季度將是配置白酒行業絕佳時點。目前白酒板塊15年、16年估值分別為17倍、15倍,相對于市場總體和食品飲料其他子板塊(肉制品和乳制品25倍,調味品38倍)估值優勢明顯。目前市場點位,資金方分歧較大,尋求較為安全的防守型板塊和個股,低估值的白酒子板塊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