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北上資金凈流入36.89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入5.64億元,深股通凈流入31.24億元。
前十大成交股中,滬股通分別凈賣出貴州茅臺(846.500, -12.50,-1.46%)、中國平安(78.520, -0.08, -0.10%)6.31億元、2.95億元;深股通賣出五糧液(95.550, -1.02, -1.06%)4.93億元,買入美的集團(52.600,-0.33, -0.62%)、?低(36.510, -0.34, -0.92%)、分眾傳媒(6.740,0.10, 1.51%)、平安銀行(13.370, 0.19, 1.44%)均超3億元。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A股今日迎來暴力反彈,滬指創近一年新高,沖擊3200點。截至收盤,滬指漲2.6%,深成指漲逾3.6%,創業板指漲約4%。滬深兩市成交額破1萬億,近兩百股漲停。
盤面上,兩市所有板塊全部翻紅,區塊鏈上演漲停潮領漲兩市,氫能源、染料、養雞、國產軟件等板塊指數均漲超5%。
國泰君安(20.570, 0.14, 0.69%)李少君認為,進入2019年以來,每次外資大幅流出總會帶來明顯盤整。兩大因素帶來的此次盤整后的大漲:其一,貴州茅臺、立訊精密(25.790, 0.16, 0.62%)等MSCI標的業績超出市場預期,業績憂慮暫消;其二,步入二季度,經濟增長壓力倒逼降準等貨幣政策推出,政策寬松預期再次泛起。同時,上周五的大漲也暗示了一個重要的信號,外資流入是必然過程,外資大幅流出的風險正在降低。
國泰君安看好周期、消費和成長股。第一,周期板塊。雖然短期宏觀層面尚不能看到數據體現,但中觀層面早周期領域的積極變化已經發生,穩增長預期疊加低估值因素,周期板塊將有明顯表現。第二,消費板塊。外資流入趨勢再度確立,疊加地產后周期復蘇,消費股配置行情再度到來。第三,科技成長板塊。伴隨基本面和業績悲觀預期釋放,市場繼續修復、風險偏好有望進一步提升,受益科技創新政策紅利以及科創板輻射,科技成長概念主題如人工智能、氫能源等將迎來表現機會。
國盛證券表示,外資流入長期是大趨勢長邏輯,短期海外擾動不會改變這個大趨勢:A股剛剛納入MSCI,外資大幅入場剛剛開始,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維持單向流入。當前外資配置a股比例仍低只有2%出頭,參考臺韓日(15%~30%),目前仍是水往低處流,長期將有數萬億增量。
長城證券(15.560, 0.02, 0.13%)研報指出,3月市場維持2950-3200區間震蕩,主要源于急漲之后的休整需求、短期承接資金有限、海外市場波動、季報擾動等。經歷近一個月的曲折調整,前期抑制市場的因素逐漸出現一些邊際變化:資金層面,外資重新大幅流入,權益基金發行速度有所加快;業績層面,市場對于一季報的預期較低,不排除出現預期差的情況;政策層面,美聯儲偏鴿派及國內經濟壓力之下,不排除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的可能。
長城證券認為,短期市場可能已經調整到位,現在是重新起航的時候。維持全年高點有望達到4000點的判斷,資本市場核心地位提升、減稅幅度超預期、地產政策微調、寬貨幣向寬信用傳導等都是推升行情往上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