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業的屬性來講,白酒行業屬于“周期里的消費品”,尤其是中高端白酒由于其消費場景的原因,增長速度常常與經濟的活躍程度相關。2019年初以來,社融數據和消費數據企穩,白酒龍頭茅臺的價格在春節期間亦保持了平穩增長,超出市場預期。
如果我們將宏觀經濟和白酒行業數據一同觀測,此次春節白酒行業表現與經濟指標表現基本吻合。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伴隨著企業增速的預期修復,白酒公司的估值PE(2019)也從2018年底的12-16倍修復到16-20倍,表現在股價上,即實現了“業績+估值”的戴維斯雙升。
但是2019年白酒行業是類似于2009年的迅速拐頭向上,還是類似于2013-2015年的低位盤整,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影響白酒估值的關鍵因素。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白酒行業是否踏入新周期,我們嘗試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分析:
經濟周期VS行業政策
從近20年的行業發展脈絡來看,白酒行業的調整往往與行業政策(1998-2002假酒案、2012-2014三公消費)和經濟降速(2008、2018)有較強的相關性。而從調整的幅度和長度來看,行業政策所導致的需求下滑對白酒行業發展的影響更為劇烈。
而從更深層次來看,經濟降速的影響較小,其主要原因在于去過20年經濟刺激政策的有效實施使得經濟增速短時間內得以修復,表現在白酒消費上,需求會迅速修復。此外,由于白酒龍頭的消費需求粘性更強,在行業處于向下周期時,強品牌力的支撐性將在一定程度上緩沖其業績波動幅度。
2018下半年至今的調整,其主要原因是經濟增速回落,從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2018年多數白酒(如: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已顯著跑輸滬深300,在經濟企穩向上的預期下,從歷史回溯來看,今年多數白酒有望顯著跑贏滬深300。
庫存周期
白酒行業的產業鏈為:白酒生產企業—經銷商—終端門店—消費者,在經銷商、終端門店、消費者層面均有可能產生庫存,由于庫存周期的存在,酒企報表有時會跟真實消費增速不匹配。
從經銷商和終端門店走訪情況來看,目前茅臺終端供求緊平衡,五糧液、國窖1573等高端白酒的經銷商庫存在1-2個月的良性水平(2013年五糧液、國窖等經銷商庫存超過4個月),從庫存周期的角度來看,顯著低于2013年水平,部分產品亦低于2018下半年水平。
新周期下,濃香酒重新挑戰超高端價格帶
中國酒協數據顯示,濃香型白酒市占率超過70%,消費群體基礎堅實。但是在1000元以上的超高端價格帶,目前茅臺(醬香型)一家獨大。從歷史的維度上來看,五糧液、國窖1573的價格在許多年份與茅臺同屬一個梯隊,但是2015-2018年,茅臺與五糧液的價差超過2:1,兩家濃香名酒“被困在800元價格帶”。
近日,根據酒說、微酒等平臺報道,今年下半年新品五糧液出廠價將提升100元,終端價直指千元價格帶。五糧液新任領導班子從團隊人員、品牌建設等方面改善較大,茅臺終端價目前穩定在1800元以上,茅五價差擴大,若五糧液挺價成功,亦為國窖1573、洋河夢6等產品的價盤打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