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一直是投資界的風向標,一有風吹草動,肯定會引來投資者和金融界的密切。3月4日,貴州茅臺延續了即日來的上漲趨勢,以795元每股的價格開盤,最終最高達到了789.33元/股,總市值突破了萬億。
不少人將此次茅臺的萬億“沖關”看成是“王者歸來”,增添了不少戲份和看點。光2018年,茅臺市值就曾三度突破萬億,距離上次突破萬億大關,以茅臺為代表的白酒板塊也是經歷了八個多月的回調。茅臺此次的“萬億之旅”顯得有些短暫,時至3月7日的開盤價,已跌至762.22元/股,總市值為9403.9億。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2018年,茅臺的股價可謂是起起伏伏,一波三折。1月份,歷經了16個月的股市連陽后,茅臺首次突破萬億市值,期間在600至750元的單股區間中徘徊,在六月份兩度突破了萬億,股價曾創下803.5元的歷史新高。但是隨后,股價也出現了階段性下滑,到去年11月2日,茅臺跌至全面最低值,僅有509元每股。
不過,就在11月份股價跌至谷底后,茅臺又引來了股市的新一輪回暖,而此次回暖也普遍存在于釀酒板塊。雖然茅臺在2018年的股市起伏多變,但最終仍是呈上升預期,這也再次證明了茅臺“白馬藍籌”屬性。此類大藍籌股一直是外資較為青睞的對象,茅臺股價上漲的原因業余北向資金增長有關。2月份北上資金累計凈買入股排名前列的分別是貴州茅臺、格力電器、美的和五糧液,而近三個月,貴州茅臺北向資金凈買入達141.36億元。
當然,3月4日不只是茅臺在股市“一枝獨秀”的日子,大盤重回3000點也是引人奪目。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A股攻共計3600多只股票中,其中長年在萬億市值以上的企業只有六家,它們分別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石油、農業建設、中國平安和中國銀行,貴州茅臺緊隨其后,排名第七。
貴州茅臺股價的上漲除了外資的推動外,還有以下幾點原因。首先是較好的財務盈利支持,根據茅臺官方發布的財務報表,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達到750億元,凈收利潤340億,較好的營業收入也為其股票價格上漲提供了保障。北上資金持續流入,其中食品股和銀行股受到歡迎,食品股包括五糧液、洋河、伊利和瀘州老窖等。
另外,茅臺股受到歡迎,也與茅臺品質提升有關。茅臺酒根據收藏價值推出生肖酒和紀念酒等新產品,消費市場的品質升級,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也隨之提升;此外,茅臺專賣體驗店在線上和線下營銷中也獨辟蹊徑,從消費者的體驗出發,不僅僅局限于從傳統的零售,更是通過互聯網電商帶動銷售創新。
此次茅臺再次突破萬億市值,貴州省的GDP,也被拿出來做了比較。2018年,貴州省的GDP為14806億元,而茅臺酒的市值就占了整個省近70%,可以說茅臺為貴州省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對于茅臺的發源地遵義市來說更是如此。在2018年貴州各市州的GDP排名中,遵義市一舉奪得了第二,僅次于省會貴陽市。
茅臺也曾跌落至低谷,如今也重回巔峰,作為一家僅僅銷售白酒產品為主要業務的企業,無論是營收還是股價,貴州茅臺已然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白酒業的龍頭企業。此次3月4日,茅臺的“萬億沖關”雖然只是曇花一現,但其表現仍然是讓投資者對其股市充滿信心。2018年9月,馬云也曾到訪茅臺,他認為:“茅臺是不愁賣的……茅臺給我們在淘寶和天貓上買是巨大的信任。”茅臺同時兼具了日常消費品和禮品兩個市場,即同時擁有了消費和金融的雙重屬性,這是其他就不具備的。同時,雖然這茅臺市值成功破萬億大關,但是茅臺酒的營收增速卻不盡人意,要想實現千億的銷售目標,單靠銷量還是相對吃力的,茅臺集團更應該通過金融板塊來快速帶來現金流。
對于3月份的市場投資,華創證券的首席分析師王君認為,市場興許進入預期兌現,亦或引發新的熱點,或將以金融為代表的總量機會轉向科技成長的結構機會,重點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通信5G等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