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們調研了燕京啤酒,隨著國內宏觀經濟逐漸企穩,連續3年產量下跌的啤酒行業也出現些許曙光,而反腐對餐飲渠道的負面影響也已度過最壞時期,今年行業繼續惡化的可能性已不大。
但全國范圍看競爭仍然激烈,燕京在原優勢區域廣西、福建的下滑趨勢仍未受到抑制,2017 年我們認為公司盈利層面的改善仍需等待。
繼續專注消費升級。2016 年公司聽裝啤酒和鮮啤銷量同比均實現5%以上的增長,銷量占比約14%、15%+。2017 年公司仍將致力于提升中高檔產品占比,以變相轉嫁包材成本的上漲,另外,部分產品價格偏低的地區,公司實行直接提價(如山西提價10%),但由于行業激烈競爭,全國范圍內相同產品提價預計不會出現。
重新奪回區域市場難度大。去年福建地區在與百威的競爭中仍處于下風,公司于去年底調整了管理團隊;另外,廣西柳州市場去年被藍帶侵蝕部分市場;新疆則受到嘉士伯價格戰影響,今年公司將致力于在這些市場奪回話語權,但短期預計難度大。
關注換屆進程。燕京董事監事會換屆進程已拖延近一年,公司年報中承諾2017 年6 月30 日前推出管理層激勵預案。目前公司換屆進程在有序推進,預計年內有較大概率完成換屆。配合今年北京市國資委出臺的員工持股試點的指導文件,燕京經營層面的改革有望實現推進。
建議
我們維持公司2016~2018 年盈利預測不變,目前股價對應2017年36 倍市盈率及1.5 倍市凈率。維持中性評級,基于2017 年13.4倍EV/EBITDA,維持7.15 元目標價。
風險
宏觀經濟惡化;原材料成本繼續大幅上漲;行業價格戰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