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消費升級,品牌提升高附加值
隨著中國所得提升,消費能力跟著水漲船高,喜歡交際應酬的國人對于酒類的選擇也愈來愈挑剔。下面第一張圖與第二張圖分別顯示,透過阿里巴巴管道銷售的酒類及白酒數量,很明顯去年度白酒銷售是高于整體酒類銷售,反映出國人開始注重飲酒的「品質」。
從數據上來看,2018年酒類銷售額人民幣105.2億元,年增24.2%;銷售量6957.8萬瓶,年增19.4%,平均價格為人民幣151.2元,年增4%。
而國產白酒網絡銷售額達人民幣45.1億元,年增36.6%,銷售量2058.7萬瓶,年增16.1%,平均價格219.1元,年增17.7%。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從銷售排名來看,茅臺、五糧液、洋河占據前三名,2018年茅臺銷售額為人民幣8.3億元,年增58.1%,漲幅最大;五糧液銷售額為人民幣5億元,年增33.8%;洋河銷售額為人民幣4億元,年增37.9%。此外,瀘州老窖、汾酒、西鳳酒、牛欄山等白酒品牌均進入銷售額排行前10名。
如果從品牌分類來看,去年茅臺酒每瓶平均單價為人民幣1017.6元,年增34.9%,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達18.4%,茅臺去年業績大幅成長主因在于產品結構提升,及漲價效應,至于為何能在漲價的同時又能提升銷售量,品牌效應在國人心中逐漸發酵不無關系。
排名第二的五糧液去年每瓶平均單價為人民幣528.0元,年增16.7%,市占11%;第三的洋河則是每瓶均價人民幣470.1元,年增26%,市占8.8%;第四的瀘州老窖每瓶均價人民幣310.6元,年增52.3%,市占5%。
白酒迎旺季,漲價缺貨話題多
由于農歷新年因素,每年第一季是白酒產業的旺季,近期已經開始出現貨量不足的情況,茅臺主流品牌飛天茅臺在中國的部份西部地區出現缺貨,甚至出現需要會員才能購買的現象。
而瀘州老窖對52度國窖價格出現上調,同時因部份地區供不應求,也開始出現停售現象,甚至零售價格出現一瓶超過千元人民幣,較官方定價高出近15%。
上周A股各板塊漲幅
不讓白酒缺貨話題專美于前,相關類股同樣動起來,上周周漲幅食品飲料類股達3.83%,超過滬深300近一倍,在周線漲幅排名中名列第五,只輸給通信、電氣設備、家用電器、電子等四大類股。